《明天不封陽臺》檢測題
廢寢忘食。b.只有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c.我們必須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去實現全民族夢寐以求的偉大理想。d.他操作計算機非常熟練,已經達到了無所不為的程度。11.閱讀語段,完成后面的題目。(12分)不知什么時候,兒子拿來了一把布條,要幫鴿子做窩,又找來了水和玉米粒,用作鴿子的晚餐。兒子10歲了,在這座樓房中長大,原來樓前有一塊草坪,蹣跚學步的兒子在這塊草坪上練習過走路;也在夏季的草坪上捉過小蟲和螞蚱。在一片洋灰水泥的高大建筑群中,這塊草坪仿佛是一個極樂的伊甸園,曾給兒子留下了多少溫馨的記憶。可是忽然有一天,來了一個施工隊,機器隆隆響了兩天后,草坪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滑梯、跳跳床和電子游藝室。再也捉不到小蟲的兒子,對眼前的這位“不速之客”似乎寄予了更多的關注與愛憐……我忽然覺得,這只鴿子絕非偶爾落腳,它分明是大自然派來的一位使者,那“咕咕”的叫聲,那帶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們傾吐著什么嗎?多少年了,我們太習慣去探尋大自然的意義,而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的敘說。其實,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毀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龜裂的農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一次次吶喊,一聲聲哭訴!我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了,為了可愛的鴿子不受到驚擾,為了兒子能有一個新結識的“朋友”,也為了它帶給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諧的思緒。這思緒如同一片白云,飄浮在我心靈的天空上,使之變得寧靜而高遠……(1)兒子對“眼前的這位‘不速之客’似乎寄予了更多的關注與愛憐”這說明了什么? (2)“那帶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們傾吐著什么嗎?”鴿子傾吐著什么呢?請談談你的理解。 (3)“我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文中加粗的三個“為了”有什么作用呢? 綜合題1.課文在敘事上很有特色:能夠夾敘夾議,不斷推進,線索清晰。請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對這一特色的理解。 2.課文在記敘甚至在議論之中,兼有描寫之筆,如對鴿子的描寫,對內蒙古草原風光的描寫等,請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作者在描寫上有什么特點呢? 3.課文敘說了“我”家不封陽臺的事情,揭示了人與自然的正確關系。那么,對于人和自然的關系,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請聯系現實生活,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基礎題1.mù shū zhì jiá quán xiāo xīn tián 2.(1)“摻”改為“滲”(2)“虛”改為“慮”(3)“籃”改為“藍”(4)“偕”改為“諧” 3.(1)既有作者對新時期的禮贊,又有對舊日景象的某種懷念。(2)作者由馮至的詩句提出“情感”應有“歸屬”的問題,表明作者已不是從鴿子的角度而是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3)表明我們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正用心去貼近大自然,也突出了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4.(1)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2)聲音雜亂,不清靜。(3)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4)異常美麗。 5.根據學校的環境特定,提一、二條即可,語言表述要清楚。 6.辨認、辯論 倏然、性命攸關 汗流浹背、面頰并行不悖、蓬勃 7.示例:人生是一支畫筆,七彩的圖案繪出你昨天的付出與今天的豐收。 8.c(a“看到”與“歡呼聲”不能搭配;b應去掉“否”;d關聯詞語使用不當,應改為“雖然……但是……”。)9.a(b、c語氣太強烈,帶有命令的口吻,不易被別人接受;d“救死扶傷是醫生天職”表述不準確。)10.d(“無所不為”是貶義詞,不能用來贊揚別人。)11.(1)說明孩童有著天然的親近大自然的靈性,早期的人類就是從大自然中走來。(2)鴿子傾吐的是: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能總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否則在剝削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會毀滅人類自己。也可理解為:人與自然是平等的,應該和平共處。(3)理由和目的是三個“為了”的內容;三個“為了”全面總結了上文,也全面總結了“不封陽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大意義。 綜合題1.綜觀全文,敘說在不斷往前推進,議論也在不斷推進,敘議并進,虛實交融。能答出要點,并聯系課文內容,且表述清楚明白,等第是優;能答出要點,并聯系課文內容,但表述不是很清楚,等第是良;能答出要點,但沒有聯系課文內容,表述較清楚,等第是中;沒有答出要點,也沒有聯系課文內容,等第是下。2.文章在記敘甚至在議論之中,兼有描寫之筆,描寫能抓住事物的特征,雖簡潔而傳神。能從文中找出具體的描寫句子,并分析其特點,語言流暢,表述準確,等第是優;能從文中找出具體的描寫句子,但分析不夠準確,等第是良;能從文中找出具體的描寫句子,但沒有分析其特點,等第是中;不能找出文中的具體的描寫句子,且沒有進行分析,等第是下。3.人和自然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相處,共同發展。能聯系現實生活,明白地表述自己的正確看法,等第是優;能聯系現實生活,看法正確,但表述不夠準確,等第是良;能聯系現實生活,但看法不正確,等第是中;不能聯系現實生活,看法也不正確,等第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