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學課例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鼓勵學生放聲讀,大膽讀,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要求吐字要清晰響亮、節奏要準,要讀出韻律。
(四)理解、積累文言字詞、通譯全文(用幻燈片投映出來)
1、理解、積累文言字詞
老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詞:常用重點詞、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性活用詞。平時要注意識記,做到爛熟于心。
2、翻譯技巧的指導:(1)翻譯時除了注意上述這些詞的詞義,其他字詞一般都是沿用我們現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們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去表達文言中單音節詞的意思。所以翻譯時可以聯系上下文大膽推斷文言字詞的意思。(2)國名、地名、人名、官名、書名、帝號、年號、器物名稱、度量衡等專有名詞都照原文直接抄錄。(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判斷句、反問句等,平時遇到要及時積累,學會如何去調整句序如何去翻譯。練習多了就會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簡練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譯時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
3、用例句進行具體指導。
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村中人)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魏和晉了。
4、落實全文翻譯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幫助指導。(鼓勵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和已儲備的知識大膽嘗試通譯全文,并建議學生不要借助翻譯資料書,以免養成依賴資料書的習慣。)
(2)合作小組完成后進行翻譯接龍活動,比比哪個小組翻譯最準確最完整。
5、歸納本課須積累的文言字詞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學生邊說邊做筆記老師邊板書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燈放映出來。(啟發學生養成逐步積累的良好習慣)
(1)重點詞:
甚異之 欲窮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屬 不復出焉 便扶向路 詣太守 阡陌
(2)四個“然”字詞:
豁然 儼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義:妻和子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不滿。
如此——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間隔——古義:隔離。
今義:距離。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如:這孩子儼然是個大人。
(4)一詞多義
復 a復前行 b不復出焉 乃 a乃大驚 b乃不知有漢
舍a 便舍船 b 屋舍儼然 尋 a尋向所志 b 尋病終
志a處處志之 b尋向所志 為 a捕魚為業 b不足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