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孔孟論學習》《借書不還,天打雷劈》教案及練習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5分鐘)一.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詛咒( )( ) 干沒 ( )( ) 潸然淚下( ) 歃血( )( ) 箋箋稿費( ) 冷灶 ( ) 二. 解釋下面詞語。 物極必反 對牛彈琴 潸然淚下 搖尾乞憐 三. 品味下列語句。 1. 嗚啦,打火機不見啦不過略施小技,以示薄懲,以后如果膽敢再借書不還,恐怕床頭那個鉆戒也會不見啦。 2. 上面擺著寫滿了英文的“喂死劑”、“白爛弟”、“拿破輪”,把人看得如醉如癡。 四. 句子翻譯 1.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4.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五. 下面文學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b. 《論語》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c.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戰國時代魯國人。 d.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e. 孟子被后世尊稱為“亞圣”。 六.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 子曰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定),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保ā蹲雍薄罚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恕乎,那大概是“。ǖ溃卑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1. 《論語》十則告訴我們,學習必須 。 2. 第一則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 、 、 。 3. 曾子經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4. “溫故”和“知新”是不是兩件并列的事?該如何理解? 5. 文中強調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起來的一則是 。 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一則是為了告誡弟子 。 7. 孔子曾說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里有借鑒的意思)!庇梦闹械脑捳f就是 。 8.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边@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會現象? 9. 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