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自學評估練習
達標訓練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1)歸咎 (2)五色斑斕 (3)失衡(4)監控 (5)劫掠 (6)藩籬2.解釋詞語。(1)棲息: (2)劫掠:(3)無動于衷: (4)在劫難逃:(5)束手無策: (6)五色斑斕:(7)嘯聚山林: (8)歸咎:3.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回答問題。沙塵暴十襲京城(1)暮春時節,理應鶯飛草長,風和日麗,卻得知京城再遭風沙襲擊。一則來自北京的消息是這樣描述的:(25日)凌晨,一陣小雨夾著泥沙從天而降。泥漿附著在露天停放的車輛、嫩綠的樹葉和草坪上,污跡斑斑。泥漿雨過后,大風呼呼,塵沙滾滾,整個北京城漫天昏黃……這是今春北京第十次出現浮塵揚沙天氣。(2)短短幾個月。類似的報道一再見諸報端,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十年前的一則新聞所發出的“風沙緊逼北京城”的警報,那篇報道好像當時也很讓大家警覺了一下,議論了一番。但是,漸漸地,這事便不再為公眾關注了。(3)可以想見,北方各地居民在奮力與沙災搏斗的同時,也一定會痛定思痛。與此同時,我更希望大家把視線南移。北京的“痛”決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應是大家共同的教訓。北方沙災固然與當地的地質水文特征不無關系,可是,長江水網地區同樣難保無虞,因為沙災在本質上與人對自然“大不敬”相依相隨,而同樣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暫無荒漠化之憂的長江南北。其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對水資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蠻汲采。(4)有一個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識:缺水會加劇旱情,干旱會使植被受損,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結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說,對缺水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對水的消耗計劃不周,客觀上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劇。如今,類似問題正在長江南北重演。就在歷來被稱為“水網”的長江三角洲,人們不愛護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從地下找水喝。十幾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數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大面積沉降,建筑物傾斜、開裂,凡此種種,正與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轍。(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人至今仍對水資源“大不敬”,無非是覺得守著長江,何憂之有?殊不知,黃河兩岸也曾有濃陰蔽日的年代,滄海桑田、人沙進退只在庭步之間。(6)據悉,水利部初步決定,今后幾年內將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萬處,用以解決或減少人畜飲水困難,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補水面積。這個決定讓人看到一種希望——集雨之類的節約水、利用水的辦法,不但適用于西部,從某種意義上說更適用于東部。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產生的效益必定更為可觀。去過悉尼奧運村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主運動場的頂部,特意安裝了集雨設施,所集雨水足以澆灌場內草坪,既節水又省錢,可謂“雙贏”。作為一個資源富國,其做法不無借鑒意義。在這方面,我們一向關注不夠,研究不夠,是該奮起直追了。(7)通過對沙塵暴與水、與植被之間關系的追蹤,我們受到的觸動應當是多方面的。比如,漸進的環境污染會帶來人無立錐之地的惡果,計劃不周的山水開發會給大地留下永難消失的傷疤,等等。在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