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業題
美文賞讀苑[與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駐足于優美的文字中,你定會有如沐春風的享受,引起你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特殊感悟。]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一)
三 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7.本文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是我國______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
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重巖疊嶂( ) 不見曦月( ) 飛漱其間( )
林寒澗肅( ) 屬引凄異( ) 沿溯阻絕( )
9.本文描寫了三峽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各季的特點。
夏季:
春冬之時:
秋季:
10.“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這句話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三峽水的特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請你用比喻句來描述水的特點。
11.文章結尾引用民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有什么作用?
(二)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念無與為樂者( ) 懷民亦未寢 ( )
相與步于中庭( ) 庭下如積水空明( )
13.翻譯句子“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4.“月色入戶”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請寫出類似的詩句。
15.寫此文時正是作者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之時,從“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等句中,可以揣測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和襟懷?
(三)
西 湖
袁宏道
從武林門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顏,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