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活動二 美術可以再現生活
泉州現代中學 陳可可
設計思路
在活動一認識再現性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現方法和藝術效果基礎上,本課安排學生進行色彩靜物寫生練習。學生初步體驗運用美術作品再現生活真實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從而加深對再現性美術作品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生初步了解靜物寫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現方法,提高欣賞和分析再現性美術作品的能力。
2.方法與過程:
(l)通過講授、欣賞使學生了解色彩靜物寫生的步驟和技法。
(2)運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識,嘗試進行靜物色彩寫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并加深對再現性美術作品的理解。
教學重點
寫生色彩的一般規律,單件物體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現方法,靜物畫中的色調。
教學難點
色彩寫生中環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認識。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準備教學用具和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具。
二、導入新課
向學生講述本課的目的是為了進行靜物色彩寫生練習。
三、講述色彩知識
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間色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色相也是產生色與色之間關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種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們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繽紛,在諸多色相中,紅、橙、黃、綠、藍、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們為基礎依圓周等色相差環列,可得高純度的色相環,在此基礎上增加過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淺程度。色彩的層次感、空間感都是依靠明度來表現的。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它可以不帶任何色相特征,僅通過黑、白、灰的關系表現出來。任何色彩都可以還原為明度關系來思考。無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明度的表現(見課件中圖)
² 黑、白、灰無彩色。
² 同一色相加白產生由深到淺的不同明度的差別。如:藍、淺藍、白。
² 同一色相加黑產生由淺到深的明度變化。如:綠、深綠、黑。
² 不同色相由于反射光線的強弱產生明度的差別。如:黃、橙、紅、紫、藍、綠等依次從高到低變化。
純度——指色彩的鮮艷程度,也就是色彩的含灰程度或飽和程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確,其純度也越高。黑、白、灰沒有色相傾向的無彩色的純度為零。不同彩色所能達到的純度是不同的,其中紅色純度最高,綠色純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見課件中純度的表現圖)
3.色彩的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色相對比、補色對比、同類色對比、面積對比等。(見課件中圖)
4.色彩寫生中影響色彩關系的幾個因素: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
² 固有色——物體本身的顏色。(展示靜物白色花瓶、紅色玫瑰等)
² 環境色——不同環境影響下呈現的色彩。(如白色襯布對靜物固有色彩的影響)
²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對物體固有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