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綜合能力測試
走一步,再走一步·綜合能力測試一、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漢字注音。聳立( ) qiào( )壁 tū( )出 顫抖( )暈倒( ) 迂回( ) chuò( )泣 屢次( )二、給下列字注音并組詞。三、解釋加粗字詞的意思。1.母親的訓誡:2.瘦骨嶙峋:3.頭暈目眩:4.小心翼翼:四、根據課文內容和寫作目的,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作者之所以要寫小時候脫險的事,是因為這件事回憶起來十分有趣,表現了童趣童樂。( )2.作者之所以要寫小時候脫險的事,是因為這件事中蘊含了一種生活的哲理。( )3.父親看到孩子在懸崖石架上下不來卻不上去救,是因為怕驚嚇了孩子,由此可見父親的細心。( )4.父親看到孩子在懸崖石架上下不來卻不上去救,是因為父親想讓孩子自己下來,經受一次磨煉,增長勇氣和經驗。( )五、閱讀并回答文后問題。(一)①“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巖石嗎?”②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看見了。”我說。③“好,”他對我說,“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巖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④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冀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到,“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⑤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后,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巖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后,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⑥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么漫長。1.文中寫“我”下山的動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選文第一段中,父親為什么要叮囑孩子“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3.給選文部分劃分層次并歸納層意。4.說說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二)臨窗看柳①今年春天,雖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綠,一夜之間,新綠滿枝,煞是可愛。但我因為競選課代表失敗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著窗外。②風乍起,柳枝歡快地笑著、跳著,展示著自己,眼角眉梢間洋溢著無限歡樂。我似乎聽到一曲柳哨的歌。歌聲中片片柳絮隨風飛舞。③一會兒,風停了,柳枝恢復了它的平靜,垂了下去,它不能載歌載舞了,心中一定有著淡淡的憂傷,雖是這樣,柳枝依然保留那象征活力的綠色,希望能再把綠色寫在天空。④就這樣,柳枝周而復始地飄起、落下;年復一年地返青、枯黃,永恒不變如一條真理。我看了許久,也明白了許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枝,用心去體會,你會明白許多的。1.從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2.首段的“窗外”和結尾一段的“窗外”含義是否相同?說說理由。3.從寫作意圖上看,第三段中“心中一定有著淡淡的憂傷”一句看似寫柳,實際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見,本文明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實際上寫的是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的寫作手法。4.文章結尾說“我”明白了許多,據你看,作者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