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游》同步練習
11.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蘇軾寫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借景抒情。
表達和張懷民的深厚友情
12.找出文中的議論句。這些句子表現了蘇軾怎樣的心境(結合蘇軾被貶的情況)?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被貶時的失落,悲傷,沮喪~~~~~~~
二、提高部分
閱讀下文,完成13~17題。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劍拔士導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乙]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庠诠P先者,定則也。
1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而節葉具焉 具:_具有 ___
(2)節節而為之 為:__畫______
14.[甲]文中包含了兩個成語,請寫出一個,并解釋它的意思。
答:成語是:___胸有成竹。_________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_____比喻處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______
15.[乙]文中說“意在筆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說的是這個意思,請將這些文字找出來,寫在下邊。
答:這些文字是______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1個字)
16.[甲]文中作者明確指出了當時畫竹的毛病,這些毛病是什么?請用原文中的語句作答。
答:這些毛病是_______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2個字)
17.選出對[甲][乙]兩文意思理解分析不正確的項(有幾項選幾項)(a)
a.[甲]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畫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闡明畫竹的“定則”。
b.[甲]文強調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筆直遂”,[乙]文主張畫竹應“意在筆先”。兩文作者見解一致,觀點相同。
c.[甲]文主張畫竹先要靜觀默察,爛熟于心,才能一氣呵成;[乙]文闡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關系,兩文都道出了藝術的真諦。
d.“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畫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這是說藝術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甲][乙]兩文都蘊含了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