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五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游山西村》、《漁家傲》、《浣溪沙》教案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搶先一步,抱著茅草跑進樹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寶寶,把茅草還給我,爺爺給你們講故事!钡切┖⒆永硪膊焕硭,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氣得老人渾身發抖,破口大嚷起來:“你們這幫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們家去——”,就這樣累得他氣喘吁吁,唇干舌燥,只好倚著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嘆息著。
鏡頭二:到了傍晚十分,風將近停了下來,但是天空烏云密布。本來就很昏暗的天空就顯得更陰森了,雨也從天上傾瀉下來。杜甫的老妻對他說:“孩子有病了,也沒錢買藥,這被子冷得象鐵,叫孩子怎么睡!”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臉上顯得異常蒼白,額頭上冒出豆大的冷汗。這時雨越下越大,床頭上已經沒有干得地方了。
他獨自倚在床頭,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覺,自言自語道:“唉,都是安史之亂,讓老百姓吃盡了苦頭,真恨不得把安祿山、史思明一刀給劈了!什么時候到處都能建起高樓大廈,天下的窮苦老百姓不受風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凍而死,我也甘心情愿!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過故人莊
[教學背景] 這是一首看似平淡如水的詩歌,如果你細細品位會發現這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純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以及和老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
[設計理念] 詩歌是有韻味的,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以悟促讀。再加上本詩蘊涵著深遠的意境美,完美的結構美,輕快的音樂美。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朗讀之后去體會詩歌的純樸自然,情深意濃。
[設計過程]
一、詩歌導入。請學生說一說,有哪些詩歌表現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深厚的。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入課題。再背有關朋友情深的詩歌。
二、讀讀詩句。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本詩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國畫,淺顯易懂,但是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學之前首先要讓學生讀通詩歌,讀熟詩歌。]
檢查朗讀情況。正音黍(shǔ)還(hái)
三、看看畫面。
[輕音樂作為背景,出示畫面:茂密的樹林把整個村莊圍繞,給人以靜謐的感覺,隱隱約約的斜山在遠處蜿蜒起伏……]
1、欣賞圖片
2、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再說說自己的感受。重點讓學生描述出農家生活環境的安謐悠閑。
四、想想意境。
切換到故人舉杯暢飲,談笑風聲的畫面。背景放爽朗的笑聲。
1、想象詩人和老朋友在談論什么問題呢?家常話又有哪些呢?他們可能在說什么。
2、即興表演”把酒話桑麻“。
指導表演:注意老朋友之間談話的內容是有關農事,神態自然大方,語言淳樸自然,氣氛融洽和諧。[注意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心理。]
準備表演:組織語言,醞釀情感。
即興表演,及時評價。
五、悟悟情感。
再切換到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
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故人的心情。
六、即興表演。讓學生即興表演這一場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再現出當年詩人和故人相聚的情景。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情。
[教學反思] 課上完之后,發現學生的表現能力是極高的,我們要給學生創設他們表現的空間,給他們保證表現的時間。特別是在表演這一環節,起初一組學生的表演并不出色,我請大家給他們提意見,都很中肯。然后再請一組上來的時候,就克服了先前的不足;具M入了狀態,進入了情境。因此我想教師的主導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