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山道士》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3)光鑒毫芒( )
(4)分賚諸徒( )
(5)未諳此苦( )
(6)驀然而踣( )
5.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
(1)一道士坐蒲團上,素發垂領而神觀爽邁。
⑵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
6、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請你用精練的語言寫在下面。
明線:
暗線:
7、王生的經歷使你受到什么啟發?
二、同步解讀
……道士問:“何術之求?”王曰:“每見師行處,墻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以訣,令自咒,畢,呼曰:“入之!”王面墻,不敢入。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墻而阻。道士曰:“俯首驟入,勿逡巡!”王果去墻數步,奔而入。及墻,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大喜,入謝。道士曰:“歸宜潔持,否則不驗。”遂助資斧,遣之歸。
抵家,自詡遇仙,堅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為,去墻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妻扶視之,額上墳起,如巨卵焉。妻揶榆之。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
8.“傳以訣”的“訣”相當于學習 ,“俯首驟人,勿逡巡”相當于學習 。
9.在老道士說了“俯首驟人,勿逡巡”后,王穿墻成功。這個情節給你什么啟發?
10.王生學會穿墻術后,道士是怎樣告誡他的?他是怎么對待的?結果如何?
11.文章結屬“王慚念,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失敗后,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怪怨別人。你認為王生是個怎樣的人?
12.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你認為怎樣才能學會墻術?
13.你認為王生是一個值得交朋友的人嗎?為什么?
三、美文賞讀
畫琵琶
有書生欲游吳地,道經江西,風阻泊船,書生因上山閑步。人林數十步,上有一坡。見僧房院開,門外小廊數間,傍有筆硯。書生攻畫,遂把筆,于房門素壁上,畫一琵琶,大小與真不異。畫畢,風靜船發。僧歸,見畫處,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臺山圣琵琶。”當亦戲言,而遂為村人傳說,禮施求福甚效。書生便到揚州,人吳經年,乃聞人說江西路僧室,有圣琵琶,靈應非一。書生心疑之。因還江西時,令船人泊船此處,上訪之。僧亦不在,所畫琵琶依舊,前幡花香爐。書生取水洗之盡,僧亦未歸。書生夜宿于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歸,覺失琵琶,以告。鄰人大集,相與悲嘆。書生故問,具言前驗:“今應有人背著,琵琶所以潛隱。”書生大笑,為說畫之因,及拭卻之由。僧及村人信之,靈圣亦絕耳。
14、下面是用文言文縮寫的這個故事,請根據原文為其斷句。(只斷句,不加標點)
某書生路經江西偶至一僧室于素壁上畫一琵琶而去僧歸見之戲云恐是五臺山圣琵琶遂為村人傳說禮施求福甚效書生聞其事于還江西時將畫拭卻僧歸覺失琵琶以告村人皆悲嘆書生為言其故眾信之靈圣遂絕
15.請把原文與縮寫仔細加以比較,然后填空。
a.原文“風阻泊船……筆硯”,這段話被概括成“ ”一句話。
b.原文“畫畢,風靜船發”被概括成一個字:“ ”。
c、原文“書生便到揚州……書生心疑之”,這段話被概括成“ ”一句。
d.原文“書生大笑,為說畫之因,及拭卻之由”被合并成一個短句:“ ”。
e.原文“門外小廊數間,傍有筆硯”所畫琵琶依舊,前幡花香爐”等句之所以被省略,是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