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大豆》教案2
第一課時一、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難詞;
2.理清思路,正確劃分層次。
3.分析第2——4自然段是抓住大豆的哪些具體特點進行說明的。
二、 課文預習內容
1. 讀準“庶、秸、洼、沼、琳、瑯、堿、膠、榨等字。
2. 理解“琳瑯滿目、貧瘠、久負盛名、安家落戶”等詞語。
3. 學會運用下列四組同義詞:擴展、擴大;遼闊、廣闊;形狀、形態;采集、收集。
4. 本文是按照怎樣的思路說明大豆的?寫了哪些特點?
三、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說明文《中國石拱橋》,知道了說明事物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征。今天我們學習《祖國的大豆》。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可從哪幾發面去介紹呢?
生:自由介紹說明,并概括小結。(外型、生長環境、歷史、用途等方面介紹)
師:那么今天我們再來看看課文是從哪些方面進行說明的。
2. 檢查預習情況。
(1) 給下列字注音。
“庶、秸、洼、沼、琳、瑯、堿、膠、榨
(2) 等解釋下列詞語。
琳瑯滿目、貧瘠、久負盛名、安家落戶(強調“ 琳瑯滿目”的比喻義,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安家落戶“的擬人用法。)
(3) 完成課后練習五:辨析同義詞,并分別口頭造句。
3.生:速讀課文思考:本文是按照怎樣的思路說明祖國的大豆的?
師提示:先歸納每個自然段的綱要。
(1) 說明我國是“大豆王國” 。
(2) 說明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悠久。
(3) —(4)介紹我國大豆的種植區域的擴展情況。
(5)說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馴化而來的。
(6)說明我國大豆的品種繁多。
(7)列舉我國大豆的一些優良品種。
(8)主要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
(9)說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10)略說大豆的其它用途。
(11)對8——10節內容歸結。
師生討論明確:課文首段先從總體上說明中國是“大豆王國”,然后從兩個方面對我國的大豆進行具體說明。第一方面說明我國大豆的栽培史。這個部分又分兩層,先說明我國大豆品種的改良過程。 第二方面說明大豆的營養價值和其它用途。這一部分分三段,依次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其它用途。輕重有序,條理井然。
劃分段落層次,形成板書:
第一部分:(第1節)我國是“大豆王國” 。
第二部分:(第2-7節) 栽培區域不斷擴展
我國大豆的栽培史
我國大豆品種的改良過程
第三部分(第8-11節) 蛋白質含量高
重要的油料作物
大豆是糧油作物中的一寶 其它用途
4.指名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并提問:本段抓住祖國大豆的什么特點來說明?又是怎樣說明的?
生回答明確:本段抓住大豆種植歷史悠久這個特點來說明。從四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是我國是大豆的起源地;二是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大豆的殘留印痕;三是許多古書中有關于大豆的記載;四是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的歷史長達四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