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1、了解有關胡適的文學常識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文中的母親形象,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出母親的品性、特點。
3、學會珍惜母愛,學會回報母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文意,從文章所寫的具體事件中概括、提煉母親的品性和特點。
2、難點:
理解母親對“我”的做人訓練,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教學方法】
自主思考、概括,合作探究,難處教師引導。
【教具】
多媒體。
【課型】
講讀課。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給下面加粗字注音:
文縐縐 綽號 庶祖母
吹笙 摹畫 眼翳
舔去 侮辱
2、給出釋義,讓學生說出課文中相對應的詞語。
二、導入
母愛如水,母親是源,無論你奔騰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盡的源頭之水。同學們,你們長這么大每天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現在請你們回憶母親給你深刻影響的一個片斷。
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她教給我們的東西可以讓我們享用一生,我們應該感激她。我國的大作家,大學者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用樸實的文字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了解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偉大的母親,作者對母親感情怎樣。
作者簡介:胡適(1891~1962),現代作家、學者,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提倡文學改革,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1920年創作第一部新詩集《嘗試集》。曾榮獲三十五項美國博士桂冠。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默讀提示及要求:
⑴ 抓住關鍵句、段。
⑵ 注意字詞,讀準字音。
⑶ 讀完后,用一句話概括出母親在“我”眼中的形象。
⑷ 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
明確:
① 文章開頭主要憶述了作者九歲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斷。
② 作者詳略得當地回憶母親的幾件事。
③ 寫我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2、理解、研討課文:
本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
明確: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情:
① 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② 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③ 新年之際,債主來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
④ 受了兩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再忍時,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⑤ 聽了王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⑴ 本文寫母親的這些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
⑵ 對胡適這樣的母親,你喜歡嗎?
提示:可以從本文幾件事中表現母親的某方面的性格上來思考。
母親有品性:她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一句話:嚴師慈母、寬容隱忍、仁慈溫和、不受侮辱、很有剛氣。
四、知識拓展
我們從胡適母親身上感受到了母愛無私,母愛深沉,母愛廣闊。同時也應該學會怎樣來珍惜母愛。莫泊桑說:“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出現在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