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教學設計7
【創意說明】采用導讀的教學方式──調動興趣營造學習空間;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激發學習的欲望;探究文章感人之深的藝術效果,活躍學習的思維;拓展延伸,體驗反思,豐富學習的內容。
【教學步驟】
一、多媒體播放歌曲《母親》,創設情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默讀提示及要求)
1、抓住關鍵句、段。
2、注意字詞,讀準字音,辨清字形:
文縐縐: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佃戶:佃,租種土地。
輕薄:言語舉止帶有輕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愛慈祥。
質問:依據事實問清楚是非;責問。
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廣漠:廣大空曠。 寬恕:寬容饒恕
3、讀完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
4、理清文章結構。
三、再讀課文,注重自己的獨特體驗
1、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難題,或者值得思考的問題,集中起來加以討論。
2、教師提出問題,共同探討:
⑴ 用一句話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⑵ 為什么說她又是“嚴父”?
(插入胡適家庭背景資料介紹。)
⑶ 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這些事情突出母親的什么品性?課文寫了母親這樣幾件事情:
① 叫我早起,聆聽教誨,“催”去上學。
② 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她重重責罰我。
③ 新年之際,債主來要債,她從不罵一聲,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
④ 受了兩個嫂子的氣,她只忍耐著,忍到不可再忍時,悲哭一場,以解心中之苦。
⑤ 聽了五叔的牢騷話,表現出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
⑷ 試用“讀____,母親是一個________的人”的形式組織語言,精當評價母親的形象。
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理就要給予肯定。
通過寫這些事,表現母親是一位恩師,對我諄諄教誨;對我要求嚴格,卻從不拿孩子出氣;氣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活。
四、品讀課文,體會感人之深的藝術效果
1、朗讀下面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加下劃線的詞語的含義:
⑴ 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⑵ 在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⑶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細細體會品味語句中暗含的語意,以學生的理解為主,教師作必要的點撥提示。)
2、學生選讀課文,體會感人之深的藝術效果,交流心得: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歸納小結: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當然不是憑借什么宏偉的結構和華麗的文字,而是仗憑它的平實。文章在平淡的語言下,多了一份感情,這份寬廣、持久的母子之愛,通過淡似白描的勾勒,顯示出那樣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平實的語言,樸素明凈,把母親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