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則》(畫蛇添足,濫竽充數,買櫝還珠,塞翁失馬) 教學實錄
生5:“紙上談兵”的趙括,只會嘴上功夫,能出口成章,夸夸其談,但實質上卻不中用。趙王只看到他的表面,而沒看到實質。
生6:現在晚上演的《隋唐英雄傳》中隋煬帝……
……
師在給學生充分鼓勵基礎的上,適當引導。
〈五〉延讀
出示投影:多視角閱讀, 還原想象。
寓言故事往往因為他絕妙的方法,通俗的故事,深遠的意義而千古流傳,不同的人讀它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你猜猜鄭人、楚人聽了這個故事及咱們對他們的評價會說些什么?
( 讓故事中的人物說話,因提法新穎,學生情緒高漲,再次高潮,并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想象合理,都給予了充分鼓勵。)如:
楚人:我賣了30多年的珠子,還第一次見只要盒子不要珠子的人,真讓人苦笑不得。
鄭人:我家珠子成千上萬,我才不在乎那個珠子呢!我只是看中了珠子的做工精致,想幫幫那個賣珠人,你們卻說我有眼無珠,真氣死我了!
楚人:唉,我只是想給我的珠子找個安身之處,卻沒想到沒賣了珠子,倒因禍得福。后人稱贊我2000多年前就有了經濟意識,現代意識,懂得包裝,眼光好 。 嗯,說不定我在他們這個年代早就成“大款”了!哎,美死我了!
……
三、小結。
回憶一下,我們是如何學習這則寓言 的?
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學習方法“五讀法”:首先,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在通讀基礎上,理解詞義、句義,能講故事;評價其中的人物;領悟其中的哲理,并能聯系現實受到思想教育;最后,多視角閱讀,讓故事中的人物說話。
過渡:請同學們大聲朗讀其它三則寓言,讀完后,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哪則?(大多數回答:《濫竽充數》)那我們就來集中學習這則寓言。(板書課題)
學習《濫竽充數》
一 、 請同學們用剛才總結的“五讀法”分小組自學交流這則寓言。
二 、 檢查自學情況。
因這則寓言本身幽默、詼諧,如一幅漫畫,學生又特別熟悉,容易聯系現實,學起來興趣極濃,知識點把握到位,思維開拓,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1、在評讀中,學生對南郭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能對南郭先生得以濫竽充數的社會環境進行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