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課堂教學實錄
師:老師先來做個示范。(cai顯示文字)
師:三峽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蕩著粼粼的清波;碧綠的深潭,晃動著秀美的倒影。還有那絕壁上的怪柏,蒼勁嶙峋;還有那 “懸泉瀑布”,水聲陣陣,細沫飄灑,讓人心馳神往。
師:請同學們自己準備一下,先在組里說說。
(生交流,師巡視)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
生:三峽的山美。你看:它們高聳入云,連綿不絕,隱天蔽日。
生:三峽的夏天美。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絕了上行下行的船只,從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達了。
生:三峽的春冬美。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練,潭水碧綠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榮,懸泉瀑布飛流直下。
生:三峽的秋天美。你看:高處有哀囀的猿鳴,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讓人動情。
師:三峽美景讓人賞心悅目。請同學們帶著對美景的想象,出聲朗讀課文。
師:寫景是為了抒情,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
生: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師:那在寫山、水、四季的時候,文中表達的感情一樣嗎?
生:寫山突出了高峻。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
師:讓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生:寫春冬之景,表現了寧靜的感覺。
師:作者認為春冬的景色如何?
生:“良多趣味”。
師:是很欣賞的。那三峽夏天的水給人什么感受?
生:多。洶涌澎湃。
師:在這樣的江水中航行有什么感覺?
生:爽。
師:記得《三國演義》的主題歌嗎?第一句是什么?
生:“滾滾長江東逝水”。
師:在長江的滾滾洪濤中,如果駕一葉扁舟,有什么感覺?
生:無以自主。隨流飄蕩。
生:恐懼。
師:夏天的三峽水大流急,這時船只是不能通行的。為什么還會有“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說法?
生:那是因為有皇帝的命令必須傳達。
師:一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不但寫出了水流之急,也暗示了過去公文傳遞的艱辛、危險與無奈。唐代詩人李白也曾寫過一首詩,表現三峽的水,題目是——
生:《早發白帝城》。
師: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與課文一樣嗎?
生:不一樣。這首詩所表達的心情是愉快的。
生:李白的心情與傳遞公文的人不一樣。
師:李白是在游覽祖國山川,心情輕松愉快,所以即使聽到猿猴的啼叫也覺得是在為自己的行程伴奏。這和課文中引用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所表達的感情一樣嗎?
生:不一樣。課文中是一種凄涼的感情。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生:因為人們的心情不同吧。
師:是啊。心境不同,時令不同,人的感受就不同。秋天,萬木凋零,林寒澗肅,已讓人感到陣陣寒氣,再加上凄苦的猿鳴,怎能不讓艱辛勞作的漁人落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