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發展性學習案例)
2.資料超市。 .
這篇小說的人物描寫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鮮明,很有傳奇色彩,如文章開頭先寫環境的險惡,再寫老頭子的業績,文章結尾部分先把老頭子的決心寫成難以置信的“大話”,再寫他出奇制勝的英雄行為。倔強的性格,曲折的情節,富有傳奇的情趣。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a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但他卻像英勇的交通員。“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這是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愛國熱情是如此高漲,“你什么也*給我”,是他的豪言壯語,為民族抗戰他甘愿盡心竭力,而且充滿自信。他勇敢悠閑,“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不僅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為他具有英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老頭子能夠沖破敵人的封鎖,對于葦塘里面的隊伍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對鄉土、對同胞的感情。他對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愛得深切熱烈,恨得咬牙切齒,血債要血來還,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來償還。 ’
在老頭子的意識中,咱中國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對鄉土充滿感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t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以葦塘里的負責民志說:“你什么也*給我,我什么也*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的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槁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老頭子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是用了計謀的。他早在枯木樁上系了一只只鋒利的鉤子,船頭上放了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進入枯木樁子的水區,讓鉤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動彈不得,束手挨打,張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個個成了被綁的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