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綜合能力訓練
2、無論寫人、記事,都要做到內容具體,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3、字數600至900。
例文
我愛我的父母
人常說,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啟蒙老師。 這話確實不假。
[評析:點題。]
[點出中心:啟蒙老師。]
[略寫。]
記得小的時候,每當家里買了水果、肉、蛋、奶之類,爸爸媽媽總要給爺爺奶奶他們拿去一些。每次爸媽問我是否愿意給他們拿去,我總回答;“愿意。”但我心里卻是老大地不滿意。
[評析:口是心非,孩子的心理。]
[為后文的轉變作鋪墊。]
[詳寫。有詳有略。]
[心理描寫。]
[對話描寫。]
一天,媽媽又抱回一大堆熟食──烤雞、香腸等。看到這些,我這個饞鬼又開始“垂涎三尺”了,便對媽媽說:“媽媽,咱們今天把那只烤雞吃了吧!”滿懷希望地問媽媽,媽媽卻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行!這得給你爺爺他們拿去。”“又給他們拿去呀!”我小聲嘮叨著。一會兒,爸爸回來了。他們便商量給爺爺奶奶拿什么,拿多少,并且依舊征求我的意見,我回答說:“你們隨便吧。”這時,爸爸好像聽出了弦外音,等幫媽媽干完活后便坐到我旁邊,親切地問道:“你不希望給爺爺他們拿去,是嗎?”我沒有回答。爸爸接著說:“沒關系的,咱家不是還有嗎?你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沒吃過好東西,現在老了,也趕上好日子了,就應該讓他們享享清福,多吃些好的東西。再說,將來你長大了,有了孩子后,你不希望他們孝敬你嗎?”我輕輕點點頭。爸爸又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尊老愛幼你也不是沒有聽說過。孝敬父母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你雖然還小,但你應該知道,父母養我們不容易。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任何物質或者是錢財都不能代替的,只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老人真正高興,這才是目的。”我心中的不滿已經消失了,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明白了。明天,我要親自把東西送到爺爺那去。”爸爸高興地笑了。媽媽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門口,也笑了。
[評析:尊重孩子。教育孩子,以理服人。]
[點頭──開始變化!重在有孝心!]
[曉事理的好孩子!神態描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照應“啟蒙”二字。]
這一天,我真正明白了父母的用意。他們一方面是在孝敬爺爺奶奶;另一方面,也用實際行動給我樹起了榜樣。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會牢記這一點,并且也會像父母孝敬爺爺奶奶那樣來孝敬他們。
[評析:點明中心。]
──我愛我的父母。
[評析:扣題。]
[簡評:本文議論自然貼切,表達的感情真摯樸實。]
開篇“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啟蒙老師。這話確實不假。”的議論直接點明文章的主旨。文中“我”對總是把好的東西給爺爺奶奶“是老大地不滿意”,這樣的感情流露是符合作者的年齡的真實想法,經過父母的教育,“我”的不滿消失了,高興地把東西送給爺爺奶奶,認識得到了提高,于是篇末“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會像父母孝敬爺爺奶奶那樣來孝敬他們”,“我愛我的父母”這些點明中心的議論和抒情自然地表達出來,沒有生硬之感。
本文作者思路開闊,行文條理清晰。要寫“我愛”父母卻先宕開一筆,先寫他們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繼而才交代他們這樣做既是對老人的尊敬,也是對“我”的教育──這不也正是“愛”嗎?這樣小作者就豐富了“愛父母”的內涵,既有對父母的孝敬,更有對他們的尊敬。文章字數不多,卻給人留下充分的回味和思索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