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教案
(四)概括課文內容和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聲勢,表現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贊頌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五)課后練習與思考:
1.在下邊句中的通假字下面加點,并在句后括號里寫上它所通假的那個字。
①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②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③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④將軍身被堅執銳。()
2把下邊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寫在后面的括號里;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手?
②上()使外將()兵。
③大楚興,陳勝王()。
④借()第令毋斬,而成死者固十六七()。
⑤將軍身被堅()執銳()。
③皆刑()其長吏。
3.復習課文,注意保文中一詞多義,成份省略等語言現象。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領會課文以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了解文言文中一詞多義,成份省略等語言現象。
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
前二課時我們分析了課文內容,了解了陳涉起義的原因,過程和起義后的浩大聲勢。這次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的政,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也讓讀者了解了起義領袖敢于反抗,善于斗爭,要為國家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大志。那么課文在記敘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為起義領袖的陳勝的性格是通過什么方法表現出來的呢?本課時我們先來討論這一問題。
2.學生默讀課文后,討論課文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
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過人物的育行來表現。課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陳勝。從課文內容看,陳勝表達志向、謀劃起義、發動起義等都是透過他的語言來表現的。可見識文主要是通過語言,尤其是通過人物間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縱觀全文,陳勝參與對話的共有三次,第五段中,陳勝同其他傭耕者的對話,表現了陳勝的遠大志向和對封建統治階級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陳勝同吳廣的對話,表現了他們組織起義的謀略才智。他們對當前形勢的正確分析、起義策略的確定、怎樣制造輿論等都是通過對話表達出來的。第3段中,陳勝同成卒的對話,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充滿英雄氣概的起義領袖形象。可見保文就是通過人物對話把陳勝等人的性格極為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3.選讀課文中有關陳勝參與對話的內容,找出最能表現他性格的語言,并加以適當的評論。最能表現陳勝性格的語言有
;1)茍富貴,無相忘”。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③“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④“壯志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①句表達了陳勝極想擺脫貧困,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反映了陳勝具有“有相同車,有難同當”的樸素階級感情,說明陳勝雖然出身低*,但胸懷大志,不尋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以“鴻鵠”比喻有遠大理想的人。通過比喻,表現陳勝年輕時就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也反映了他對同伴目光短淺的惋惜名句說明了陳勝面對秦王朝的暴政,面對死亡,毫不畏懼,決心不受命運的擺布,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國家而舉行起義,表現了他勇于反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也是他“鴻鵠之志”的具體表現。④句徹底否定了封建統治階級欺騙勞動人民的所謂天生貴種、等卑有序、貴*有別的謊言,砸碎了長期禁錮勞動人民頭腦的封建精神枷鎖,是鼓舞人心的戰斗口號,表現了陳勝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統治的斗爭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陳勝是一個對封建統治強烈不滿,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有志氣,有抱負的農民起義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