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學評估
優點零
畢淑敏
一位專門從事兒童心理研究的朋友告訴我,他發給孩子們一張表,讓每人填寫自己的優缺點和美好的愿望。孩子們很認真地填寫好了,把表交了上來。他一看,頓時傻了眼。
很多孩子填的是——優點零,愿望零。
我對世上是否存在沒有優點的成人,不敢妄說。但我確知世上絕無沒有優點的孩子。我或許相信世上有喪失愿望的老人,但我無法想像沒有愿望的孩子將有怎樣枯萎的眼神。
不知道愿望和優點,這兩樣對人起激勵作用的要素,假若排出喪失的順序,該孰先孰后?是因為喪失了愿望,百無聊賴,才隨之沉沒,成為沒有優點的少年,還是一個孩子首先被剝奪了所有的優點,心如死灰,之后再也不敢奢談一絲愿望?也許它們如同絞纏在一起的鉛絲,分不出誰更冰冷僵硬?
沒有愿望,必是一個死寂的世界。孩子不再期望黎明,因為每一天都被功課塞滿,晴天看不到太陽,陰天聞不到雪花,日出日落又有何不同。不再留意鮮花,因為世界一片蒼白,眼中暗淡了溫暖的色彩。不再珍視夜晚,因為厚重的眼鏡遮擋了星光,即使抬頭也是淚眼朦朧。不再盼望得到師長的嘉獎,因為那不過是成人層層加碼的裹了蜜糖的手段……
沒有優點的孩子,內心該怎樣痛楚地喘息?見過一個胖胖的男孩。當幼兒園老師第一次問:誰覺得自己是個美男子?他忙不迭地從最后一排擠到前面,表示自己屬于其中一員。可惜他緊趕慢趕,動作還是晚了一點。另有好幾個男孩搶在前面,在老師面前排成自豪的一排。沒想到老師伶牙俐齒地向他們說,還真有你們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竟覺得自己是美男子,臊不臊啊?后來,那幾個男孩子,開始為自己的容貌羞澀,無法像以前那樣快活。
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也可說明一點問題。每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如果成人愛他,他也會認為自己是可愛的。他會感覺到自己是天地間的一個寶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個大優點。假若成人粗暴地打擊他,奚落他,嘲諷他,鞭撻他,那脆弱的小生靈,就會被利剪截斷雙翅,從此委靡下來,或許跌落塵埃,一蹶不振。
看不到自身優點的人,必也看不到他人的優點。他們的謙恭,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懦弱。他們的服從,可能掩飾著深刻的妒忌和反叛。他們的忍讓,可能埋藏著刻骨的怨恨。他們的贊美,可能表里不一,信口雌黃。……
我以為愿望是人生強大的動力之一,假若人類喪失愿望,世界就在那一瞬停止了前進的引擎。因為有跑的愿望,人們有了汽車;因為有說話的愿望,人們有了電話;因為有飛的愿望,人們有了飛機;因為有傳遞和交換的愿望,人們有了互聯網……
優點和愿望,是孩子們的雙腿。希望有一天看到他們填寫的表格上這樣寫著——優點多多,愿望無限。
1.第①段中作者說:“孩子們很認真地填好了,把表交了上來。”若將其改為“孩子們把表交了上來”,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仿第⑤段,用下面的句式寫一段話。
沒有優點的孩子,內心該怎樣痛楚地喘息?孩子不再……,因為……;不再……,因為……;不再……,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節畫線句該怎樣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