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游記》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2.從 二字可以看出此文寫的是西湖 的 景。
3.文章寫 ,先總寫,“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點出 。
4.“上下一白”是作者 所見,作者所見的真是只有“一白”嗎?
5.文章最后引用舟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1.我;無、沒有;拿;野獸的細毛;個;等到 2.看雪;冬天、雪景 3.看雪;天寒地凍、寥廓空寂的景象!4.舟中;所見還應看見了堤、亭、人影!5.結束全文,升華文章的意境)
【同步演練】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燕地寒( ) 毛羽鱗鬣( 。 ≠唬ā 。┡ ″浚ā 。┱
脫 籠之鵠( 。 櫍ā 。┦隆 ★w沙走礫( ) 鮮妍( 。
2、給形近字注音并組詞。
①a.攣( 。 、赼.拭( )
b.孿( 。 b.軾( 。
③a.掠( ) 、躠.徒( 。
b.瓊( ) b.徙( 。
3、與“凍風時作”中的“作”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裝腔作勢 b.狂風大作 c.作壁上觀 d.虛偽做作
4、與“娟然如拭”中“然”的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a.晶晶然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呷浪之鱗,悠悠自得。
c.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
d.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5、與“泉而茗者”中的“茗”字語法功能相同的項是( )
a.罍而歌者 b.躬耕于南陽
c.不蔓不枝 d.尋向所志
6、與“鱗浪層層”修辭手法不相同的項是( 。
a.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b.如倩女之靧而髻鬟之始掠也
c..麥田淺鬣寸許 d.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7、這篇游記寫的是初春景物,抓住了什么樣的特點在寫?
8、填空:
《滿井游記》作者是 朝的 ,字 ,湖北公安人,他和他的哥哥袁寄道,弟弟袁中道主張用平易近人的文學語言進行寫作,不必厚古薄今,人們稱他們為 派。我們在第四冊曾學習過他的 。
9、引用文中一句話,說明作者對游樂抱什么態度?
10、文章開篇“燕地寒”三字籠罩全段,體會一下,思索下面問題。
①“燕地寒”的特征體現在哪里?
②“燕地寒”三字除統領全段外,還有什么作用?
11、先劃分句子節奏,再翻譯。
①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出于匣也。
②始知郊田之外來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同步解讀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合字:左面右貴)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垂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2.按敘寫的內容,本語段可分三個層次,請在段中用“il”線標出,并概括每層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