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
明確:
⑴喜歡、愛好;超過;借;跑
⑵講述“我”幼時求學的情況。
⑶借書、手自筆錄、天寒不怠、走送不逾期。)
六、梳理鞏固
談收獲,整理筆記。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一再說自己求學之難,這與本文的寫作意圖是否相差甚遠?作者到底想對同鄉(xiāng)說些什么呢?
二、自主學習
師:自讀課文第二部分,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1、識記難理解的字詞并積累。
2、本段講述今之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yōu)越,與先前自己形成對比,試進行分析。
3、作者運用對比,引出說明的道理。
4、通過學習本文,你有何收獲?
二、合作學習
1、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內交流。
2、班內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三、理解對比手法運用的作用
文中共有四組對比:“同舍生”的衣著與“我”的有何區(qū)別作對比。
四、本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同桌間交流本節(jié)課的收獲
(只學生能夠說出本堂所學知識即可,不可要求面面俱到。)
【板書設計】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遇到的困難?解決的辦法
無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無食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
無師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在艱苦的條件下,只要能夠堅持勤奮的學習,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