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鴨蛋
c、短句
短句的朗讀——文中短句非常多,有時一句一斷,大有生活中說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著說的神態,朗讀時要注意停頓。如:“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
(1)系百索子。(2)貼五毒。(3)貼符。(4)喝雄黃酒。(5)出鴨。
d、文言詞
文言詞語的點綴使文章多了書卷氣,增添了典雅之美,如:
“這一條我看后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
“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就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高郵鴨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等等,它們與極質樸的口語相映成趣,朗讀時要讀出從容中不乏詼諧、得意之態。
e、口語
大白話的朗讀——文中時時穿插樸素的“大白話”,這使文章生活氣息更為濃厚:
“有一個風俗不知別處有不”
“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
“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這有什么好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朗讀時尤要注意語氣語調。
“造型”語的朗讀,如寫吃咸鴨蛋“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那種繪聲繪色,那種動感、快感,一個“吱”字就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了。
f、方言
“一般是敲破空頭吃,白嘴吃也可以。” “確實是好”,“我實在瞧不上。”
教師小結:在這里,典雅的文言詞語與質樸的口語相映成趣,讓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將極雅與極俗的兩種語言和諧地捏到一處的藝術功力。
(口語化:短句,方言)
雅俗共賞---板書
(文學性:文言、成語)
2、總結
《端午的鴨蛋》這篇文章包含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家鄉咸鴨蛋的難以忘懷,實際上不是作者個人的心態。這是人類普遍的心理。兒時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會籠罩一層異樣的光輝。不管一個人走多遠,它都將是引導一個人的方向。童年歲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飽含人生的韻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種種快樂、平淡以及詩意,才算真正體驗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從小小的鴨蛋里嘗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們也會從一片葉、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長的快樂。
七、練習題
1、創意讀寫活動。
.假如你是高郵市長,你要舉辦“中國高郵·雙黃鴨蛋文化節”,你怎樣向大家推薦高郵的鴨蛋文化;
2、質疑
高郵的咸鴨蛋很聞名,可是為什么題目是“端午的鴨蛋”而不是“高郵的鴨蛋”?
作者花了不少筆墨盛贊故鄉高郵的鴨蛋,但為了突出端午節的故鄉風俗,同時,端午的鴨蛋是一年中滋味最美的時候,所以用了這個題目。
3、作者在文中說“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是為什么?這句話表達作者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