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2)指導歸納整理,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
【點撥方法】
①從重要情節的人物描寫(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等)中體會人物性格特征。
②從細節描寫中歸納人物的性格特征 。
③從人物前后對比,側面烘托中概括人物性格。
① 從故事背景、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幫助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初中幾年,在課本中我們認識許多人物,從中學到了大量有關人物性格分析和概括的方法。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蔽覀儜摪堰@些方法應用到課外文段的閱讀中去。
【參考答案】
慈愛、善良、有同情心、勤勞能干
第一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我由現在追想……青春的美,這是從幼兒的感覺中寫出母親可愛的形象,筆墨不多,但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边@個細節真實而傳神,表現了母親感情豐富,對患難女性有著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我自己嗚咽著,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边@個細節描寫表現母親對子女無限憐惜和疼愛之情。
第四個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嘀嗒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動作描寫,也有環境描寫,以寂靜的環境襯托母親的勞苦。這段文字是從“我”的視覺、聽覺、感覺中寫出來的,頗為真摯動人。
為了讓孩子增長見識,背兒賞燈是母愛;為了培養孩子情感,為孩子講故事是母愛;為了孩子的上進,違心地說著“打得好”是母愛;為了孩子有鞋穿,深夜忍著酷熱和蚊蟲的叮咬,煤油燈下做鞋是母愛
(3)鏈接:學習本文選取典型材料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點撥方法】
研讀此類題目,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回顧:《往事依依》
☆作者主要回憶了學生時代的哪些事情?
①小時候看畫和《水滸傳》插圖,猶如身臨其境。
②學生時代讀《千家詩》,編織了童年美麗生活的花環。
③兩位國文老師頌讀詩歌的情狀,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時代可寫的事情很多, 作者為什么只寫這幾件事呢?
因為作者意在啟示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豐富知識、增添智慧,做一個志趣高尚的人,同時也培養人們對文學的興趣。
【參考答案】
同學們寫作寫人記敘文時,要學會選材,要選取那些最能展現人物性格或中心的典型材料去寫作。
b.對重點、難點的講解點撥:
(1)如何選用典型材料表現人物性格(本文是如何選取典型材料為刻畫“母親”這一人物形象服務的)
【點撥方法】
寫作記敘文,應該緊扣主旨正確運用典型材料,使情節生動,場景鮮活,細節逼真傳神,人物性格鮮明。
(這一環節是對本文教學難點的講解)
(2)記敘文中的議論對表現中心的作用
【點撥方法】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對所記事物陳述自己觀點的文字或是揭示包含在所記事物中的道理的文字。記敘文中的議論有三種方式:一、用議論引出記敘,即在記敘前作者先寫出自己的看法,緊接而來的記敘就是對議論的具體說明。這種議論起著引出下文的作用,它能使文章中的思想表達得很鮮明,同時使文章條理分明,層次清楚。二、夾敘夾議,即在敘述過程中同時進行議論,邊記敘邊就所記敘的事物進行闡明、發揮。在文中,后面的議論常常是前面敘述的自然的發展,它起著揭示所敘事件的意義的作用。三、用議論總結記敘。這種議論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它往往也是全文的總結,經過這種總結往往可以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