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導學設計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釋。
(1)選賢與能 通 : 。 (2) 矜寡孤獨 通 : 。6、翻譯下列句子。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3)力惡不出于身,不必為己。
(4)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7、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么特點?
8、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生活的。
9、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拓展學習
1、“
10、“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之處?
11、說一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個什么樣的社會?
12、閱讀并回答問題。
管寧、華歆(均三 國時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華捉(拾)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有蓬的華麗車子)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華歆( ) 擲( )去 軒冕( )
(2)解釋下列詞語:
鋤菜( ) 片金( ) 同席( ) 廢書( )
(3)翻譯句子:
①寧讀如故。
① 子非吾友也。
一課一得
讀完本文,你有什么收獲或體會,把它寫下來。
22 杜甫詩三首
新集中學八年級語文備課組 主備人:
【學習目標】
1、總體感知詩歌內容,了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大致了解詩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詩歌的風格變化的原因。
【學習重難點】
1、了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廣為流傳的名句,培養初步的鑒賞分析能力。
【學習流程】
預習導學
1、資料積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現在我們要集中學習的是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我們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請利用課余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