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匯總(二)
8.以古代名賢自況的語句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運用類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與抱負,進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畫龍點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
10.本文通過描寫陋室,表達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11.《陋室銘》和《愛蓮說》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貫穿全篇。
12.寫出文中的駢句,散句。
駢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龍”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詞語是:德馨。
14.本文寫陋室,卻沒有一個表現“陋”字,請用四個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 遷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質條件的好壞,而是精神世界的純潔與充實。他們鄙棄功名利祿,不趨炎附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保持著堅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覺其陋。
2.作者做此銘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也流露出諷刺現實的意味。你能看出當時的現實是怎樣的嗎?
官僚士大夫階層思想庸俗、頹廢,居豪宅,尋歡樂。
3.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從本文表達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來看,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從他獨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來,使自己與污濁的社會隔離開來等做法來看,又是消極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2.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歡的居室是什么樣的?請描繪出來,并說明你喜歡的原因。(略)& 《三峽》
1 基本知識
* 文學常識
《三峽》選自《水經注疏》。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作者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 文言詞語
【通假字】
[闕]通“缺”,空缺。
【一詞多義】
[絕]①沿溯阻絕[斷,斷絕] ②絕巘多生怪柏[極] ③哀轉久絕[停止;消失]
【詞類活用】
①乘奔御風[飛奔的馬] ②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見短語】
[略無]毫無。略,幾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當。 [夜分]半夜。[榮]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屬(zhǔ)引]連續不斷。屬,連續。引,延長。
【其他詞語】
[嶂(zhàng)] 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襄(xiāng)]
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時。 [宣]傳達。 [雖]即使。 [御]駕,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ǎn)] 險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沖刷。 [旦]早晨。 [肅]寂靜。 [哀]悲哀。 [轉(zhuǎn)]婉轉。 [沾]沾濕。 [三]表示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