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為人民服務
1944年夏天,張思德帶領4個戰士到安塞縣燒炭。他們完成任務后,為了多出炭,張思德又參加了突擊隊,與戰友一起開挖了一孔新窯。
9月5日中午時分,窯洞即將挖成時突然塌方,張思德奮力把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則被砸埋在窯里犧牲,時年29歲。
他雖然只活了29歲,但他短暫的一生是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9月8日,中央警衛團為他舉行了追悼會。
3.寫作背景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衛團追悼張思德的會議上的講演。1944年9月8日,即張思德犧牲后的第3天,中央直屬機關在延安鳳凰山腳棗園操場上為他舉行了約千人的追悼會,毛澤東親筆題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時以后,毛澤東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上祭臺,作了題為《為人民服務》的演講。在本文中,毛澤東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以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見解和主張。
4.相關知識
(1)司馬遷:我國西漢時期的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時間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他在《報任少卿書》里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2)八路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革命武裝。原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主力部隊,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后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華北抗日的主力。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跟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武裝一起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3)新四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革命武裝。原是紅軍游擊隊,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后編為新四軍,是華中抗日的主力。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跟八路軍及其他人民武裝一起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4)李鼎銘:陜北的開明紳士,曾被選為陜甘寧邊區政府的副主席。
(5)根據地:據以長期進行武裝斗爭的地方,特指我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
(6)法西斯:對內取消民主,實行恐怖統治,對外實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壓迫的資本主義國家最反動最野蠻的獨裁者。
(7)演講知識──演講稿概述
演講稿也叫演說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所發表的講話文稿。
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的內容和形式。
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它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表達主張、見解;也可以用來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和經驗等等;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演講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演講是演講者(具有一定社會角色的現實的人,而不是演員)就人們普遍關注的某種有意義的事物或問題,通過口頭語言面對一定場合(不是舞臺)的聽眾(不是觀看藝術表演的觀眾),直接發表意見的一種社會活動(不是藝術表演);其次,作文是作者通過文章向讀者單方面的輸出信息,演講則是演講者在現場與聽眾雙向交流信息。嚴格地講,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的應和與交流。所以,為演講準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