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海燕學案
八年級語文分層走班b層學案 《 海燕》
1、理解海燕的大無畏的戰斗精神及其象征意義。
2、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學習對比、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
3、能有感情誦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海燕的大無畏的戰斗精神及其象征意義。 2、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學習對比、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學習對比、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
課時安排:2課時
預習導學:
1、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高爾基(1868—1936),蘇聯作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9xx年和列寧會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響,19xx年發表了長篇小說《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被列寧稱為是“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的小說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劇本有《底層》等,除此以外,作者還寫了許多政論、特寫、回憶、文學論文等,對世界文學的影響很大。
高爾基寫這首詩是在一九0五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激烈搏斗的時候。高爾基當時在彼得堡,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他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丑惡嘴臉,就寫下了《海燕》這篇散文詩。
2、運用工具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呻吟(shēn yín)膽怯(qiè)翡翠(fěi) 號叫(háo)蜿蜒(wān yán)
3、自讀課文,在文中勾劃關鍵語句,說一說:海燕這一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海燕這一形象有何象征意義?
合作探究 :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雷電頌》導入
二、課堂探究
(一)指導理清詩篇結構
1、課文以大海為背景,描寫了暴風雨到來前哪幾個時刻海面景象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