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課 湖心亭看雪
5.最后用舟子的話作結,有何意義?
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點明主旨。
張岱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結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個“癡’’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為給予了肯定與贊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與贊賞。“癡”字表現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鐘情山水、淡濁孤獨的獨特個性。
6.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練習一)
是因為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在“更定”(晚上八點左右)時分,劃一條小船,“獨往湖心亭看雪”。
為什么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練習一)
(1)比相公來得早,已經“鋪氈對坐”,正在燒酒;(2)他們見相公后,甚為歡喜,還拉著他同飲;(3)他們是金陵人氏,客居于此,且是十二月,已近年關,仍有此興致湖心把酒賞雪。
7.本文的有何特點?試舉例分析說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個字,篇幅短小。語言嚴整而富于變化,文字簡約,內涵豐厚。如 “獨”“大喜”“霧凇沆碭”等。
本文是張岱的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韻味,美的語言,
第三課時
【導入新課】
文言總結(作業)
【新課探究】
一、掌握課文注釋的詞語。(補充注釋如下)
霧凇(sōng)沆(hàng)碭(dàng):冰花一片彌漫。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一白:全白
及下船 及:等到。
余拏一小舟 拏:撐,劃。
二、詞類活用:
客此:客,客居,作動詞用。
三、一詞多義
一:余拏一小舟:數量詞,一條; 長堤一痕:數量詞,一道 上下一白:全。
是:是日更定:是,這; 是金陵人:是,判斷動詞。
更:是日更定:更gēng,古代夜間計時單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gèng,還。
白:上下一白:白色 三大白:酒杯
四、比較閱讀
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也寫到人的活動,試將與本文作比較,兩者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情感上有何異同?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描寫手法 表達感情
《湖心亭看雪》 白描 清高自賞,淡淡愁緒
《江雪》 烘托 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前者屬白描,西湖奇景與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屬烘托手法,景為人設;前者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后者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
【小結】
本文是張岱小品的傳世之作。作者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歷,表現了深摯的隱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靜之后,小舟獨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對酌,臨別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為癡,殊不知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尤其令人驚嘆的是作者對數量詞的錘煉功夫,“一痕”、“一點”、 “一芥”、“兩三粒”一組合,竟將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