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演講學案
重點語段品讀
1.我代表中國政府再次確認,中國政府堅定支持北京申請舉辦XX年奧運會的立場。
『品味』第一句就表明代表中國政府,說話極有分量,“再次確認”,顯得鄭重其事。“堅定”表明支持北京申奧的立場沒有絲毫動搖,始終保持不變。
『體會』奧運會成功與否,政府支持至關重要。陳述第一句,就宣示中國政府的立場,等于給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吃了一個定心丸,他們可以放心地把票投給北京。
2.我國先圣孔子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XX年如能在北京熱烈歡迎各位客人,這將是我們最喜悅的盛事。我相信,屆時你們將會在北京看到一次偉大的奧運會。
『品味』引用孔子的話,表明了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最喜悅的盛事”中的“最”和“盛”說明中國人民將會以無比喜悅的心情把XX年奧運會作為自己的一件大事來辦。這些都毫無疑問地堅定了評委們對中國北京的信心。結尾一句,透露出中國人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堅定信心。這些都在聽眾心中勾畫出了一幅光輝的北京申奧前景圖。
『體會』引用先圣孔子的話,使陳述具有了濃郁的文化氛圍,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勢力,東方文化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客人。
3.無論你們今天作出什么樣的選擇,都將創造歷史。但是只有一種決定能改變歷史。你們今天這個決定將通過運動促進世界和中國的友誼,從而使全人類受益。
『品味』應該這樣理解這兩句話:評委們無論選擇哪座城市,都會誕生一次新的奧運會,但是只有選擇北京,才會改變中國的歷史,改變奧運會的歷史,中國人民將會把這次奧運會舉辦成友誼的大會,以運動來促進世界和中國的友誼,從而使全人類受益。
『體會』多自豪的話語,說得又如此彬彬有禮。
『對話•爭鳴』
有人推敲本文的標題“北京申奧陳述發言兩篇”,覺得“陳述發言”的說法不妥當:已經“陳述”,何必“發言”?用詞有重復的嫌疑,你認為呢?
一家之言:陳述,有條有理的說出。“陳述”的后面是可以帶上一些詞兒的,如“陳述意見”,“陳述理由”。然而這些詞應該是名詞性的。發言,可以作為動詞用,理解為“發表意見”,比如積極發言,發言權;也可以作名詞用,理解為“發表的意見”,比如他在大會上的發言很有質量。然而,“陳述”的后面又綴上一個“發言”,卻實在令人費解,也沒有必要。其實,課文的標題完全可以表述如下:《北京申奧陳述兩篇》。
整體感悟鑒賞
《北京申奧陳述發言兩篇》鑒賞
一.陳述發言切合人物的身份。
這兩篇陳述發言,前者的發言人是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后者的發言人是運動健將出身的國際奧委會委員。他們二人的身份不同,所以發言的立場和內容都有所不同:李副總理代表的是中國政府,他的發言語言莊重,內容大都從政府和全國人民的角度來陳述申奧的承諾和愿望;何振梁先生發言的語言則沒有前文那樣莊重,他主要以一名運動員的身份陳述了自己把奧運會帶回中國的愿望,并表達了自己對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堅定信心。
二.陳述發言熱情、誠懇、大方、得體。
盡管陳述人的身份不同,但是這兩篇發言都充分表露了中國人民的誠懇和申奧的高度熱情,準確地表現了中國人民對評委們的尊重和申奧的美好而強烈的愿望,但沒有一絲的乞求,所以又顯得大方、得體。如李嵐清陳述發言的稱呼“主席先生,各位奧委會成員,女士們,先生們”,稱“先生”“委員”都表示尊敬,“女士們”放在“先生們”之前,表示對女性的尊重,也符合國際慣例。再如何振梁——這位北京申奧“最年長的志愿者”,他動情的辭句、漂亮的法語和優雅的風度,不僅為北京申奧陳述畫上了一個圓滿精彩的句號,也贏得了國際奧委會委員由衷的滿堂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