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系統(tǒng)復習資料
7、“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與“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相呼應,說明假山的堆疊的藝術美。
8、第二句話中的“藝術”與“技術”的詞序能否對調(diào)?為什么?
[不能。因為一對調(diào),就變成了強調(diào)技術而把建設藝術放到了次要的地位,這與本段說明蘇州園林藝術的中心不一致。(區(qū)別:藝術是一種精神的創(chuàng)造,是體現(xiàn)個性的審美活動;而技術則是在長期重復勞動過程中獲得的經(jīng)驗、知識或技巧,二者有層次高下之別)] 9、為什么說“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用簡明的話來回答。
[因為假山的堆疊,體現(xiàn)了設計者獨創(chuàng)性的勞動,給人以審美愉悅。]10.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總分 )
11.游覽者“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12.“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是怎樣配合布置的?
①成河道模樣的水面與橋梁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與石頭、花草配合; ③池沼養(yǎng)的魚與荷花、睡蓮配合。
13.作者將蘇州園林的池沼設計分為兩類,一類是:成河道模樣,另一類是:寬敞 。兩類的共同點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齊劃一。
14.句中“魚戲蓮葉間”加引號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
15.這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分類別)
16.《蘇州園林》一文中說蘇州園林有很多特點,其中最主要的是:游覽者無論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三) (甲)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決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乙)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回廊( láng ) 2鏤空( lòu )9、甲段說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說出兩種說明方法)[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作比較 ,打比方。]10.乙段說明的內(nèi)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蘇州園林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舉例子。]11.“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是怎樣的情形嗎?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盡管猛一看上去花墻和廊子把景致分開了,但因為墻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沒有被真正隔開,而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不是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游覽者眼前,而是逐次展開,這樣就使游覽者在心理上覺得園林中景致繁復、有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