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系統復習資料
b.“記”是古代一種敘事的文體。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清朝人魏學伊的《核舟記》。前者記敘了漁人游桃花源,后者記敘了王叔遠送給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變化過程,號稱 “詩史”。他和李白并稱為“李杜”。
d.《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由西漢戴圣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9.名勝古跡對聯往往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根據下列對聯內容,聯系所學的古詩文,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名勝古跡。
(1)黃鶴偶乘滄海月 白云常帶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云夢者八九 登斯樓也覽氣象兮萬千
(3)四顧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覽眾山小人奚足算哉
10.閱讀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該詩是描寫西湖美景的詩歌,對其分析鑒賞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a.首句描寫晴日照耀下的湖波,次句描寫雨幕籠罩下的山影。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湖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
b.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語,不僅可以想像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以想像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以及其灑脫的性格、開朗的胸懷。
c.下半首詩,詩人遺貌取神,只用了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這是“以晴天的西湖狀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
d.這首詩特點之一是概括性特別強。它是對西湖的全面寫照和全面評價,因而它就具有超越時間的藝術生命,也使湖山因之生色。
1.略2.c 3.c 4.d 5.d 6.d 7.a 8.b 9.(1)黃鶴樓 (2)岳陽樓 (3)泰山10.c
—XX學年度(上)期末考試八年級語文期末模擬試題說明:本試卷滿分100分,100分鐘完卷姓名 班級 得分 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