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系統復習資料
5、對文中劃線的句子,你如何理解?(3分)
答: 。
6、試揣摩藏在蘆花下的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并寫出來。(4分)
答: 。
(二)習作品讀(17分)
蝙蝠——森林的“播種機”
森林,之所以能夠代代繁茂,樹種得以四處傳播,除風吹、流水攜帶外,幾乎絕大部分是那些吃食樹木果實的獸類、飛鳥、爬行動物的功勞。倘若沒有這些不辭辛勞的樹種“播種機”,地球上的森林則將日益減少,乃至最終完全消失。特別要指出的是,在這些促使森林健康繁衍的“播種機”中,蝙蝠的功勞最為顯赫。
有關專家指出,生活在熱帶雨林的蝙蝠,一夜之間就能吃食相當其體重兩倍的樹木果實,并在穿梭般地飛越林間空曠地帶的途中,隨著糞便將果實的種子播撒到廣闊的地區而生長發育成林。況且,蝙蝠的飛行能力極強,即便是小蝙蝠,一夜之間也能飛行37公里以上;因此,蝙蝠播撒樹木種子的距離和范圍要比其他任何熱帶雨林的動物大得多。對此,加拿大謝布魯克大學的鄧納爾德·托馬斯教授,整整花了3年時間專門研究西非一種稻黃色食果蝙蝠傳播樹木種子的能力,結果發現這種蝙蝠在一夜時光中竟能把上萬公斤的樹木種子播撒到四面八方。
也許有人會問,經過蝙蝠及其他動物胃腸消化過程而排泄出來的樹木種子能夠良好發芽生長嗎?鄧納爾德·托馬斯教授曾多次做過如下實驗:他將直接從成熟的樹木果實中取出的種子同從蝙蝠及反芻類動物糞便中找到的樹木種子進行發芽研究,結果是直接取自成熟樹木果實中的種子僅有10%左右發了芽,而取自蝙蝠糞便的種子卻l00%發了芽,反芻類動物糞便中的樹木種子的發芽率也相當高。
然而,在人類活動中由于大肆捕殺,使森林中的飛禽走獸、爬行動物急劇減少乃至滅絕或瀕臨滅絕,致使森林失去了大量的種子“煤婆”和“助產士”,使新生林難以形成,老樹林又日趨變老、死亡,而出現了生態嚴重失衡的現實狀況。于是,許多環境保護專家、生物學家曾經多次向世人發出絕非危言聳聽的警告:“人類正從內部和外部毀滅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一旦把以樹木果實為生的動物剿滅,其結果是不用砍伐一棵樹木,一兩百年內全部森林也就消亡殆
盡了。” .
由此可見,要保護森林,首要問題是必須保護森林賴以生存、也是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飛禽走獸!讓我們加倍珍惜和愛護森林的“播種機”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