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
3、討論: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
a、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b、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4、體會老頭形象的現實意義(戰爭的人民性問題)
老頭子實際上成千上萬的抗日軍民的一個典型的代表,他的形象意義在于表明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國人民是不可以被征服的。
(六)教師小結
(七)作業練習
1、鞏固字詞
2、閱讀課文,進一步體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字詞
2、文中的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3、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來刻畫這個人物的?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例子加以說明。
明確:外貌、語言、動作、心理。
二、賞析課文中的景物描寫,進一步體會本文的藝術特色
分組討論討論:小說的三要素分別是:人物、情節、環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小說創作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而編織故事情節、渲染環境描寫的目的則是為更好地表現人物形象而服務的。那本文的環境描寫有哪些呢?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請舉例。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第1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賞析:a、 “敵人”“炮樓”,點明了環境的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淀水的晶瑩明澈;這樣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多么令人賞心悅目啊!
b、可是,敵人侵占著我們的大片國土,在這美麗的葦塘四周,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視著這片革命根據地。白天,這里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里行間,流露出多么鮮明的愛憎感情!
c、接下去寫“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種殘酷的戰爭環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這段景物描寫得很富于生活實感,把讀者引到一個特定的環境和氣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邊故事的鋪墊,藝術上融情人景,寄寓著作者沉沉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