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課堂實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讓我們先來溫一溫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屏顯: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這首詩里主要刻畫了一個人物形象,那就是——
生:蓑笠翁。
師:這個人真是與眾不同啊,你說他獨特在何處?
生:他在冰天雪地里獨自到寒江上垂釣。
師:獨特的行徑里讓我們看出他獨特的性格,請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性格——
生:清高自傲。
師:這個老翁,我們不知他來自何方,也不知他有過什么特別的經歷,我們只是從他那特立獨行中感覺出他是一個清高孤傲之人。無獨有偶,相隔八九百年后,那是明未清初之時,有一個人叫張岱,他的身上就有這個蓑笠翁的影子。張岱是何許人也?他有什么樣的人生經歷?請大家看屏示。(屏顯: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為富家公子,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明朝滅亡后避跡山居,貧困不堪,常至斷炊。著書以終,自言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師:請咱們班的語文課代表來讀一讀。(語文課代表讀屏示內容,師提醒:蠹dù)
師: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張岱的人生經歷,由于朝代更迭,張岱少年富貴奢華,晚年貧困不堪,這樣的大起大落,是很容易讓人性情大變的,也很容易讓人逃避現實,夢回往昔的。而事實上,張岱確實也是“入山著書以終”。在隱居期間,張岱寫了一篇游記叫《湖心亭看雪》,字里行間流露著別樣的情懷。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張岱的內心世界,領略其中的韻味。(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
師:昨天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現在我們先來做一些練習,看大家自學得怎樣(屏顯:請同學們做一做這些練習。
1、注兩個字音:
是日更定( ) 強飲三大白( )
2、劃兩句節奏:
湖 中 人 鳥 聲 俱 絕。
一 童 子 燒 酒 爐 正 沸。
3、譯兩個句子 :
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在學生的個別答、齊答聲里完成練習。)
三、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師:這是一篇小品文中的名篇,好文章是要多讀的。咱們先請一位同學朗讀這篇文章,看他讀得是否正確。(抽一生讀,讀后點評)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讀上兩三遍,要求把字音讀準,節奏讀正確。力爭把文章讀通順。(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