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眼做文章——《好嘴楊巴》八下
。ㄕf明:這種補白式的閱讀,是一次“回首”人物理解、情節把握、語言運用的綜合訓練,又補救了對次要人物楊七的理解。可以先處理練習二中3、4兩道小題,讓學生體會一下“津味”的語言風格。評價中要特別關注人物本身的本領和性格特點。)
【教有所思】
1.思得:
、俜治觯瑥拿荛_始:
這課難教,難在淺易。
教學中,我抓住了“一句話”(楊巴只說了一句話)與“好嘴”之間的矛盾設計教學活動,著力挖掘“好”的含義,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究,從而真正進入文本有效分析的層次。
分析,要從揭示文本內部的矛盾開始——尤其對于內容淺顯、好似一望而知的文章。
、诨顒,讓學生在語文中陶醉:
我緊緊圍繞文眼“好”字,開展了“引出‘好’——講述‘好’——評價‘好’——想象‘好’”四個語文活動,這四個活動分別指向導入新課、整體感知、深入理解和拓展延伸,由課外到課內,由敘述到議論,循序漸進,邏輯嚴密!爸v述‘好’”,是一個很有思維含量的活動,對學生很有挑戰性,特別是鼓勵學生用天津話講述,學生很感興趣!澳阆霌碛羞@樣一張“好嘴”嗎?”學生發言積極,異彩紛呈,有的說,生命最可貴,這張嘴保全了自己的生命。有的說,生命誠可貴,人格價更高,說話要忠于自己的心靈。還有的說,現今社會,單憑一張“好嘴”還不行,還要有安身立命的真才實學。“想象‘好’”,是一次巧妙地“再回首”,相識的方法各種各樣,但都能在尊重人物性格特點的軌道上進行,簡直是神來之筆。
2.思過:
感受主要有三:
、僮灾鲗W習不夠:
這篇課文上下來,我越來越感覺這個思路明顯的缺點就是預設性太強,學生自主發現不夠。從導入到感知,由感知到研讀,由研讀到延伸,是一個邏輯嚴密、不容打破打亂的系統,并且都在教師的預設和掌控之中,教學呈現一種封閉狀態,開放性不夠。
②學生準備不夠:
“講述”和“想象”這兩個活動的思維含量都很高,要出色完成,必須經過充分的、積極的思維加工。教學中,我有“往前趕”的心理,給學生預留的時間不夠充足,致使有的學生倉促對話,準備不足!疤骄俊被顒又校瑢W生很難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很容易架空文本,教師要作必要提示和點撥。根據學生具體情況,也可以給每個小組提示相應的角度,然后讓他們按教師提示探究。
③聯系現實不夠:
除導入和一次討論“你想擁有這樣一張“好嘴”嗎”之外,再無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教學實踐一再證明,教學只有從學生的心靈揚帆起航,時時處處把學生“擺進去”,學生才能陶醉其中,積極參與。比如設計這樣的問題: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么說?假設楊七楊巴就生活在你家小區里,你認為他們會生活得很好嗎?你想分別對他們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