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導學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清層層推進的論述思路,了解對比和反問的作用。
2、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
3、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增進對自然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學習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學習重點難點:
1、理清層層推進的論述思路,了解對比和反問的作用。
2、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語言特點。
學習過程:
一、導語提示: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更深刻地意識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于這樣經典的文章,我們只了解了內容還遠遠不夠,這節課我們要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及語言藝術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再讀課文,圍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論證方法進行探討、交流:(小組黑板展示)
⑴、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哪些特點?(圈點具體的句子,在課本上標注出來。)
⑵、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推出的?
三、語言品味,互動探究:(各小組討論、交流,口頭展示)
1.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可以從句子的表達方法、修辭方法、內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例:
(1)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系的,不可分割的。)
(2)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理解: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