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短文兩篇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學案
初二語文短文兩篇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學案
短文兩篇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儲備點
1.了解神話傳說“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2.了解課文內容。
1.學習散文詩優美的語言,蘊含著哲理。
2.理解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一種希望和信念。
3.貫通理解兩篇短文的主題表達。
(二)能力培養點
強化誦讀,體會巴金散文作品蘊含的美感。
(三)情感體驗點
理解文中表現的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導學生追求積極奮發、堅韌向上的理想人生人格。
二、教學設想
1.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1)加強誦讀,培養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兩篇短文的精神實質及其時代意義。
難點:把握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疑點:作者為什么不寫日,不寫月,而寫與日月無關的東西?
2.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
自讀課。
誦讀,感知文意。聯系特定的時代背景,結合文中重要詞語的意義,貫通理解兩篇文章引用傳說的深意,從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重點、難點
1.課文中的聯想與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題。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嚦谷( )一撮灰( ) 皓月( )妲娥( )
2.解釋下列詞語。
皓月:-----------------------------------------------
露臺:-----------------------------------------------
旸谷:---------------------------------------------
(二)、導入
無數人詠嘆太陽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詩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對著這永恒的星球發出了自己的感嘆。在《日>中,作者顯然在飛蛾撲火、夸父逐日中寄托著深意;而寒夜里面對如鏡的涼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種別樣的心情。
作者簡介:
巴金(1904~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東南大學附中學習,后赴法國巴黎學習。回國后長期從事著譯。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建國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家>、中篇小說<憩園>和隨筆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語言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三)、朗讀課文,初步體會作品的主題
讓學生交流讀后心得。
(四)、精讀《日》
學生朗讀《日》一文。思考:
1、文章按怎樣的思路展開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題?學生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