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教案及反思
再接下來精讀課文,學習周敦頤提倡的“君子精神”。(以拼圖形式)這里就是課文里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這是讓學生發現問題的最關鍵之處。一開始,學生由于習慣了老師的滿堂灌,沒人發言。我就引導大家:找出與蓮花相對應的君子品格。五分鐘的時間討論,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愛蓮說》君子品格,一點一點地全“拼”了出來。但是這個環節顯然對初一學生來說太難了。比如以前作為難點分析的,是作者以蓮自況,追求高尚情操,諷刺污濁世風的觀點。學生在分析的時候,沒能分析到點上,真該要他們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由于是初次上這樣的課,非常遺憾,我沒敢讓學生再繼續爭論下去。最后一個步驟:遷移能力。讓學生以自己所喜歡的植物為題,作一篇托物言志的練習。由于整堂課都是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學生的發現為主,所以,學生作起這樣的練習來,并不難。
這堂課,學生學得不夠輕松自如,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里還有什么主動性?哪里還有什么發現?ª有了這樣的嘗試,如果以后再上這樣的課文,我會適當改變一下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一些,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