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復習
解答:
作者的善良是基于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各人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狀況的懸殊,但是人是生而平等的,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這樣才能平等對話,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帶有很強的理性色彩。老王在那個動蕩年代,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是因為認準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他雖然出身低微,大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堅持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善良。
解題方法鏈接
“善良”是這篇文章表達的主旨,身份、知識層次的不同,對善良的理解和表達就不一樣,要扣住這一點到文中記敘的幾個片斷中去總結。
范例5 信客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質中能打動人心?
分析:
信客是一種不能被稱為職業的特殊職業。當時郵政業務尚未普及到鄉村,城鄉之間通訊需要專人擔當,信客便應運而生。他們終年跋涉,非常勞苦;他們收入微薄,生活貧困;他們常蒙受懷疑、欺凌和憎恨,那作者為什么有如此熱情為他們樹碑立傳?正是因為他們身上種種可貴的品質。首先,信客任勞任怨,事情不分份內份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辭,有時候還得忍受無端的猜疑和羞辱;他們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從不雁過拔毛,因此不怕別人懷疑;信客待人寬容。他在發財的同鄉那里遭遇了兇險,他不想讓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回鄉后也沒有挑事,保護了一個家庭。正是這些難能可貴的品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
解答:
信客身上有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待人寬容、善良厚道等優秀品質。
解題方法鏈接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從信客的一生中截取了幾個片段來表現他的可貴品質,要從這些事例中抽象出信客的品質來,就要深入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的表達和遣詞造句。
難點問題2 揣摩效果
生:本單元的幾篇課文,篇篇都感人至深,僅僅是因為感情真摯嗎?有時候,我對父母也有深情,可為什么拿起筆來就寫不好呢?
師:這倒是一個很現實、很有價值的問題。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有同感,那就讓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為什么看似平常的人物和平淡的事情,到了作者的筆下,就具有了感人至深的力量呢?
生1:我覺得作者對筆下的人物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師:對,先要明確寫什么,然后才能決定怎么寫。
生2:作者記敘的時候,六要素,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交待得很清楚,有條不紊。
師:沒錯,但在閱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這些寫人的記敘文,選材一般都很豐富,往往要通過若干件事情從不同角度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六要素也很靈活,不機械呆板。
生3:還有記敘的順序,有的用順敘,有的用倒敘、插敘等等;
師:嗯,確實是靈活多變,各有特色,《背影》開頭先點背影,用的就是倒敘,這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合理巧妙地安排記敘順序,往往會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生4、還有材料安排的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