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復習
直接描寫法: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概括地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著重選擇了一些生動的細節,如:動作細節,她在“向人低聲絮說些什么事”的時候,還要“豎直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語言描寫,寫除夕阿長的叮囑,反復運用語言描寫,“你牢牢記住”、“記得么?你要記著。”、“不許說別的話!”;特別傳神的是元旦時,她教“我”說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第二天清早始而惶急繼而喜歡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入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充滿歡樂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真誠的祈求,表現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此時無聲勝有聲,有極其豐富的潛臺詞。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海》后“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間接對比、映襯法: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解答:
作者運用了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人物描寫方法刻畫人物,把阿長的形象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極其真切感人。
解題方法鏈接
在人物形象刻畫方面,魯迅善用白描手法,寥寥數筆勾畫人物以求傳神。解答這類題目,一定要把握那些看似平常但卻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細心揣摩。
范例6朱自清是如何描寫父親的背影的。
分析:
《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固然是因為父親的“背影”本身具有打動人心的情感力量,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與作者情真意切、樸實無華的描寫有很大關系,所以,認真研讀文中的描寫,對我們的寫作會有很大啟示。試舉兩例:
①動作描寫。作者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沒有過多夸張修飾的詞語,“攀”、“縮”、“微傾”、“努力”這幾個普通的詞語卻飽含著父親對兒子的感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平凡中見真情使這篇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使那為“我”熟識的父親的背影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意境,成為一個永遠不能忘懷的鏡頭,銘刻在“我”的心中。
②語言描寫。文中父親的語言都很簡短、平淡,但平淡之中寓深情。
當祖母去世、父親失業、“我”不楚簌簌地流下眼淚時,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當父親不放心別人送我,決定親自送我,我勸他不必去送時,他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當父親要為我買橘子時,他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當父親與我告別時,他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他走了幾步,又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