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復習
這些話含蓄著許多的憐惜、體貼、依依不舍的意思。這些雖然不是直接寫背影,去也是為背影造勢,使得背影的形象更為豐滿。
解答:
作者對父親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就直接描寫而言,先作外貌描寫,寫衣貌,然后做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作者自己的感情變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可以看作是間接描寫。
解題方法鏈接
解題時一定要把握文中描寫最精彩的的片段,細細品味,只要情真,語言越是平淡,往往越有雋永蘊含。另外,要結合父親的具體情境欣賞描寫。
范例7 小說《臺階》是如何刻畫“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
分析:
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刻畫,既可從正面入手,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可以從側面烘托、反面襯托;即可以概括介紹,也可以細節描繪。如《臺階》中的對父親的一段描寫:“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這其中父親的神情寫得很有特色。他奮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作者微妙地寫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異乎平日而又與眾不同的樣子,這正是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的農民的神情,非常個性化。
解答:
作者把握住“父親”要強能干而又老實厚道的性格特征,重點從正面描寫父親的動作、神態。
解題方法鏈接
人物形象刻畫成功與否直接決定小說的優劣。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必然是個性化的。所以解答這道題,首先要能從小說中找出對父親的記敘和描寫,然后篩選出最能表現人物個性的相關描寫,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范例8 《背影》的語言樸素平實,《臺階》的語言接近口語,《信客》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分析:
題材不同、作者個性氣質及語言習慣不同等因素共同決定了作品不同的語言風格。作為學者,余秋雨的散文風格比較典雅。本文寫信客,題材的特點又決定語言特點,質樸的人物要用質樸的語言來描述。如“他讀過私塾,年長后外出闖碼頭,碰了幾次壁,窮愁潦倒,無以為生,回來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質樸與典雅的特點。其次,警辟而又暢達。這特別表現在比喻句上:“紅紅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劍。”“做信客的,就得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有些句子容量很大,一氣呵成,又有排比成分,氣勢十分暢達。
解答:
本文的語言典雅而不失質樸,警辟又暢達。
解題方法鏈接
品味語言可以從畫出佳句入手。能把佳句畫出來,就可以看出自己心中的“佳句”有多少。我們的詞匯積累,多數還是日常用語。有點文采,是需要的。畫出了佳句,就可以揣摩這些句子是怎么表達一個意思的,怎樣措辭,怎樣造句,怎樣修辭,這樣的句子有什么美感。這樣既可以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又可以悟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