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
造新屋
非常要強 老實厚道 不甘人后
教學反思:《臺階》一文的學習學生能體會到父親的情感與性格,課文難點得到了突破。學生的朗讀意思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9 老 王
教學目標:1、品味作者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3、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重點難點:1、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2、學習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并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精神關注他們的疾苦。
教學方法: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話題:在生活中,你關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明星、偉人、家人。明星是因為有著耀眼的光環我們關注他們;偉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們關注他們;因為血濃于水我們關注家人……而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得最多的卻是那些沒有親情關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們雖然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卻有著金子般的心。
二、作者簡介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生于19xx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長篇小說《洗澡》。
三、寫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作者記敘了自己從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幾個片段,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一個荒唐動亂的年代,作者夫婦被認為是“反動學術權威”。作者一家當時受到了沖擊,被下放到干校勞動改造,遭批斗。
四、合作學習,探究交流
(一)畫說老王
提問: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個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請看畫像。他叫老王,(板題)從畫像上看,你覺得老王是個什么樣的人?請以“從他的 看,他是一個 的老人。”的句式回答。
討論并歸納:
從他滿臉的皺紋看,他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老人。從他破舊的衣著看,他是一個貧窮的老人。從他的表情看,他是一個善良的老人。
……
(二)走近老王
1、老王是一個普通人,寫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個普通人。
2、面對陌生的老王,你們有那么多的揣測,和那么多的關切,現在你們循著楊絳的筆墨,去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3、速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老王的印象,你能用兩個詞語來概括老王的一生嗎?
(提示:生活、為人兩方面考慮)
明確:命苦、心善。
4、提問:老王的日子過得很苦,表現在哪些方面?
討論并歸納:a、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b、“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日子;c、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敗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