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基礎知識、練習、拓展
五、作文(30分)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略
2.略
3.b
4.a
5.(3分)錯別字:決——絕
病句:刪掉“如果”,或將“如果”改為“因此”、“所以”。
評分標準:錯別字改正確,得1分;病句修改正確,得2分。
6.(2分)[答案示例]
①XX年接受撥款10萬元,XX年、XX年分別是前一年的兩倍,XX年是前一年的2.425倍(或:兩倍多)。
②XX年、XX年接受撥款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礎上翻一番,XX年超出前三年總和。
評分標準:答出前三年增長情況,得1分;答出XX年增長情況,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如僅答出逐年增長的意思,得1分。
7.“進學”指考取生員(秀才),“中舉”指考中舉人。前者是州府舉行的考試,后者是省一級考試。反映了(1)胡屠戶的勢利可鄙以及世態炎涼。(2)揭示了知識分子熱心科舉的原因:一旦中舉,名利、地位自然不同。
8.熱衷功名無法自拔。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毒害極深,使人性格扭曲。
9.“僅僅”極言其少,“擁擠”形容其多,放在一起說明他們兩個人不同凡響的魅力和影響,同時也流露出“我”的心滿意足。
10.在“我”看來,書不在多而在好與精,好書不厭百回讀,而且對一個愛書的人來說,沒書讀絕對不是理由。
11.通過閱讀,豐富了“我”的生活,開闊了“我”的視野,“我”被書中的內容吸引,而且讓“我”共鳴,潛移默化影響著“我”。
12.不幸的經歷可以豐富人的閱歷,鍛煉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才干,不但像勛章,而且值得你將它作為人生的資本來不斷回味。
13.通過“我”精神成長這個事實,間接證明了高爾基的偉大。
14.出于改造社會、療救國民的目的,觸及的是重大的社會問題。如以下作品(其他略):
①《風箏》針砭的是兒童教育弊端。
②《故鄉》觸及的是農民生存狀況問題。
③《魯迅自傳》說明人的個人命運應該系于國家命運。
④《阿長與山海經》表達了對“卑賤”而又善良智慧的勞動者的肯定。
⑤《藤野先生》表現了對麻木的國民和民族歧視的強烈不滿。
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主要是對民族悲觀主義的批判。
⑦《孔已己》是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抨擊。
15.好處:①可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方法:①閱讀經典,走近大家。
②可以豐富生活,了解人生。 ②保持興趣,充滿敬畏。
③可以培養美感,提升品位。 ③潛心閱讀,互動共鳴。
④可以塑造人格,改變人生。 ④條件不是閱讀的障礙。 .
⑤可以積累語言,豐富表達。
四、中考題
16.c(3分。a、省略號多余;b、第一個問號應為逗號;d、句號應在引號外面。)(3分)
17.(1)詢 鞠
(2)①憂傷(或“悲傷”“憂郁”“抑郁”“沮喪”等)⑦閃(或“噙” “含”“閃爍”“閃動”等)
⑶我們被老人深情的話深深地感動了。
(4)對話須扣住“老伴的病”和“幸!边@兩點來說。做到得體合情,如:“老爺爺,您就收下吧!這樣您老伴的病會早一點好,我們也感到幸福。"
18.(2分)周樹人深情懷舊,《朝花夕拾》憶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