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基礎知識、練習、拓展
在治瘋過程中一反常態,對范進極力恭維奉承,妙趣橫生,諷刺十分辛辣。下面選幾段文字:
“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連斟兩碗酒喝了”,才能“壯膽”,才“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表現胡屠戶對中舉后的范進的敬畏心理,與對中舉前的范進的兇惡態度一對照,顯得異常滑稽可笑。“油晃晃的衣袖”,將胡屠戶的職業特征表現得非常鮮明。
“胡屠戶道:‘我那里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后半世靠不著也怎的?……今日果然不錯!’”
這里把胡屠戶一番無恥的恭維描寫得極其精彩。一個“靠”字,道破心機。有前面臭罵范進尖嘴猴腮、贊賞張府山個老爺方面大耳的話,胡屠戶的話越發顯得厚顏無恥;把“小女在家里長到三十多歲”一提,胡屠戶的話越發顯得不知羞恥。
2.重點語句點撥
(1)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
“體統”的實質是封建等級觀念,即欺貧愛富,媚上壓下。胡屠戶雖然只是個殺豬的,卻也教訓范進要立個“體統”,說明封建觀念深入人的思想深處,其實就是要范進擺出讀書人的架子,輕視勞動人民,不與普通百姓來往。
(2)噫!好了!我中了!
“好了”一句的含義是:從此我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在封建社會,一旦“中舉”,顯赫的社會地位、富足的經濟生活等都到手了,從此可以改變命運,高居人士,享受榮華富貴。
(3)頭發都跌散了,兩手泥,淋淋漓漓的一身水。……范進正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發,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世俗眼光中的文曲星,作者卻寫成了如此形象,一方面說明人物受封建科舉毒害之深,心靈完全扭曲,形象丑惡搞笑;另一方面也說明作者對于封建科舉、對于范進是完全取辛辣諷刺的態度的。
(4)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瞇瞇的去了。
“攥”、“舒”、“縮”、“揣”幾個動詞,如電影特寫鏡頭,刻畫細致入微,人物本來見錢心喜,意欲收下,卻又裝腔作勢,假意推辭,貪婪而又虛偽。“千恩萬謝,低著頭,笑瞇瞇的去了”,讀到此,讀者腦海中必然會浮現出他“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的形象,簡潔的勾勒,人物形象鮮明,前后對照,活畫出一個勢利的市儈。
3.主題
小說運用對比手法描繪范進中舉前后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以及人們對范進態度的迅速改變,著重刻畫了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丑態和他周圍各種人趨炎附勢的嘴臉,有利抨擊了封建制度對讀書人心靈的扭曲,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揭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
4.寫作特點
(1)精湛絕倫的諷刺藝術
魯迅先生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儒林外史》也用夸張、變形,卻保持著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態,具有高度的寫實性。作者寫范進這個人物,夸張、諷刺主要是在中舉發瘋這個情節中。通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情等作多層次的窮形盡相的描寫,夸大其瘋勁,使人物丑態畢現,從而表現封建制度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
運用對比手法,也是本文諷刺藝術的一個重要手段。小說中的對比是多視角,多維度的。既有人物與人物間的對比,也有人物自身前后的對比。主要有這樣幾組:第一組對比是范進與胡屠戶的對比。第二組對比是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對范進不同的態度,表現了胡屠戶前倨后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形象。第三組對比是范進中舉前后迥異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第四組對比是眾多鄉鄰對范進的態度前后對比,辛辣諷刺了封建社會人與人間的關系,表現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