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基礎知識、練習、拓展
沒有多久,丈夫打起呼嚕,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越來越輕逐漸停止了。
先寫丈夫熟睡后,后寫婦人和小兒子入睡。兩個“漸”和一個“止”字,寫拍兒聲越來越輕逐漸停止,表示婦人和小兒子也漸入夢境。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
隱隱約約聽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傾斜翻倒,婦人在夢咳嗽的聲音。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賓客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漸漸坐端正了。
寫聽眾反應,亦是側面烘托之筆。
第3段寫一家由醒又入睡的經過和聽眾情緒的變化。作者仍采取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聲音由顯而微,深夜復歸寧靜,賓客心情放松,一切顯得自然而合理。這是一個過渡段,是第一個高潮的余波,又是下一個更大高潮的前奏。這就更突出了這場口技表演構思設計的巧妙,表現了民間藝人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第4段寫口技表演者模擬一場特大火災的驚險場面和聽眾的強烈反應。這一段可以分為三個小層次。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突然有一個人大喊:“失火了!”隨即丈夫起來大喊,婦人也起來跟著大喊。兩個孩子齊聲啼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一會兒,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號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
里面夾雜著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的爆裂聲,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呼救聲,一齊用力拉倒著火房屋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滅火的聲音。
以上第一小層,寫火災發生后由一家驚起、鄰居驚駭呼叫的情況,進而發展到火勢不可遏制,千百人呼救、千百人搶救的驚險場面。聲音由“微聞”而“忽一人大呼”而“百千齊作”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由緩到急。七個“聲”字和五個“百千”迭用,寫出了各種聲響同時發出,互相交織,表現了火勢的猛烈和火災現場的紛亂。表演達到了高潮,表演者的技藝、才智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是沒有。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個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張嘴,一張嘴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任何一處。
以上第二小層,作者四次迭用“百”字,以“百手”“百指”“百口”“百舌”和“一端”“一處”相對照,用夸張的手法稱贊口技表演之“善”。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在這個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慌失色,離開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腿索索發抖,幾乎想要搶先逃跑了。
以上是第三小層,寫聽眾以假為真、驚慌欲跑的強烈反應。“離席”“奮臂出袖”,寫驚慌的動作;“變色”“兩股戰戰”,寫驚懼的神色、情感;“欲先走”,寫驚恐的心理。“先走”一語,形象地寫出了聽眾真的以為置身火災現場而忘了是在欣賞口技表演了。這從側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戲劇性效果。
以上第二部分,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形象地表達了口技藝人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