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綜合能力測試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的含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常見的破折號的用法有以下幾種:a.表示解釋說明b.表示語音延長c.表示意思的遞進d.表示語意的轉折。判斷下列兩句中的破折號是哪種用法。(1)“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2)“散學了,——你們走吧。”( ) (二)擺渡老人李文忠①讀中學時,學校設在鄰村,與我們村有一條河隔著,便認識了那擺渡老人。②當時,那老人一直是我們取樂的對象。每到放學,肚子餓得直叫的我們便一窩蜂向渡口跑去,擠在那兒。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爭先恐后地向船上躍去。雖然老人很有經驗,未到岸邊便做好回撐的準備,但超載和落水的事仍然時有發生。超載時,船上的,岸上的,都望著老人手忙腳亂的樣子大笑。夏天下雨時,大家總是把傘迎著風,看著渡船被吹到離渡口好遠的地方,老人一番折騰,將船撐到渡口,我們便哄笑著上了岸。③最有意思的要數冬天(當時我是這樣認為的)。冬天很冷,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每天早晨,當我們趕到渡口時,總看見老人在那邊晃著船,好長時間,才把船晃過來。望著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勢,我們總是哄笑,一直到船*岸。我們往往因此耽誤了早讀,但我們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遲點起來,反正去早了也過不了河。我們都為找到一個偷懶的理由而感到高興。當時的我們,是“心憂讀書愿天寒”。④那一天特別冷,我因有事起了個早,吃過早飯后,便不緊不慢地向學校走去。到渡口時我驚奇地發現,那老人不是我預料的那樣正在“跳舞”,卻已經到了這邊。我和他攀談起來。我問他:“你今天怎么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聲,緩緩地說:“許是人老了,早上總起不來。昨天聽學校說耽誤了學生上早讀,今天我就起了早。誰知等了好長時間,才來了你一個人。”說完,便送我過河。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頭對我說道:“你們小孩子可要好好讀書啊。”那雙眼中竟滿含著期待和愛意,我心中一震,看著老人瘦弱的身體,沾滿冰碴的白胡子,一雙手凍得發紫,猛地問道:“你干啥要吃這份苦呢?”好久,老人長嘆一聲說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他曾吵著要上學,但終究沒上成。后來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對不起他,我在這兒擺渡,接送你們上學,心里好受些。”談話間,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邊撐去。看著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了。以后,我們上船再也沒有起哄。于是老人飽經風霜的臉上出現了笑容。⑦再后來,兩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最后一次過河時,老人對我們說:“以后不再送你們過河了,你們要記住,好好讀書。”⑧“好好讀書”,這句話一直留在我記憶中。⑨真想再見見擺渡老人。1.本文具體描述了擺渡老人接送“我們”過河上學的辛勞。先寫老人因“我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腳亂,一番折騰;再寫因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過來”;最后寫老人不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