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冊備課資料參考
教師在指導這一活動時,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劃分活動小組。為激發興趣,引入情境,可以給各個小組命名,如“絲綢之路旅行社”“回歸自然旅行社”等。第二,按各“旅行社”的旅行路線、游覽目標不同,分別查閱相關資料,這是活動的重點。在充分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寫解說詞,做旅游指南。第三,分發解說詞或旅游指南(在同學之間交流),并兩組協作,相互配合,交替進行模擬旅游,即一組做導游,則另一組扮游客。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來開展活動。
3.關于“名勝古跡對聯考”。鑲嵌在名勝古跡上面的對聯,猶如畫龍點睛,我們可以從這雙“眼睛”里讀出豐富多彩的人文內涵。開展這項活動是引導學生關注家鄉名勝古跡上的詩詞楹聯,留心地搜集和揣摩,并通過交流和學寫,擴大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
教師指導這項活動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發動學生搜集、整理、編輯;第二,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張貼展示,吟誦欣賞,觀摩評價;第三,學生學寫對聯,將自己創作的對聯在班上交流,或將第三步與第二步合并進行。
這項活動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活動中全程參與效果會更好,如教師也搜集、創作幾副對聯,給學生交流,讓學生觀賞評價,不失為一種參與的方式。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向學生介紹一些對聯的常識和創作技巧等,以幫助學生寫作對聯。還可以帶領學生為家鄉自然風光或名勝古跡試著題寫幾副對聯等。
三、活動評價
三項活動互有聯系,具有共性。它們的共性表現在學生自主開展活動,而且多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所以,評價亦應以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相互評價為主。但三項活動也互有區別,各有特點,評價也應各有側重。
1.對“家鄉風景獨好”的評價。對這項活動的評價,可以采用“檔案管理”的評價方式,即教師制定表格,或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來制定表格,把活動各個項目、要求、程序等列在表格上,如考察、走訪的對象、方式、地點、時間、內容等在表格上一一列出,要求學生對自己所開展的活動詳實填寫,以此作為評價的依據。同時,這一表格還可歸入學生的學習檔案。
2.對“模擬旅游趣味多”的評價。對這項活動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對材料的搜集如何,即注重過程評價,同時把過程與結果結合起來評價,即,在關注過程的同時也關注結果,關注學生寫解說詞、做旅游指南和模擬導游的質量與效果。
3.對“名勝古跡對聯考”的評價。對這項活動的評價,可以用學習成果展示與競賽評比的形式來進行。學習成果展示主要指展示學生搜集到的與名勝古跡有關的詩詞對聯,看哪位同學搜集得多且好,比出優勝者,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學生創作對聯的評價,既可以用成果展示與評比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也可以通過開展“對聯創作與吟誦大賽”活動來進行。
在整個活動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有跟蹤評價、激勵評價和總結評價。
四、活動方案示例
(一)教學目的:
1.讀書與實踐結合,鍛煉能力。
2.在旅游中觀賞祖國大好河山,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1.搜集有關名勝古跡的資料
2.感悟對聯語言的妙趣和文化韻味。
3. 選擇感興趣的一個景點,寫一篇導游詞。
4.根據地圖能制訂旅游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