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未成年人被侵權及犯罪的思考
青少年,祖國的未來,國家命運之所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需要國家給予特殊的關注。為此國家專門制訂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了未成年人保護的基本原則,以及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方面的責任。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盡管這兩個法律頒布已有五年左右的時間,一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仍屢禁不止,并且還有上升的勢頭。到底是什么環節出了問題呢?下面就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方面來一一探討一下。
家庭方面
當今,絕大多數的父母為了孩子可謂是盡心盡力,但是由于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因此教育的方法上難免有弊端。這可以從下面幾種教育方法上看出來;拔苗助長型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普遍的心態,而在過高的期望值下,無端的施壓和不切實際的強求往往最終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悲。⒛鐞坌徒逃ㄒ恍┘议L對孩子過分寵愛、嬌慣,對孩子正當和不正當的要求,不加區分地一味滿足,養成了孩子自私、驕橫、惟我獨尊的個性,當他們的某個目的沒有達到時、或某件事不合意時,往往會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棍棒型教育(簡單而粗俗的教育,結果極易使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形成畸形性格,或離家出走,或產生報復家長的心里,為犯罪埋下伏筆)、放縱型教育(做父母的對孩子放任自流,盲目自信樂觀。即使孩子走上歧路,成了罪犯后,有的家長仍無動于衷。其結果不僅害了家庭,害了社會,更害了孩子)、慫恿型教育(有些父母公開宣稱:孔融讓梨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要實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絕不能讓孩子吃虧)、還有身教不當型(一些家長不注意自身修養,恣意妄為,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甚重,導致孩子出污染污,應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的箴言,俗語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小偷兒子三只手,調查顯示,未成年人因為直接受父母影響而犯罪的占6%以上)、缺少法制教育的孩子大有人在(有不少家庭,做父母的都很少學法,更談不上對孩子進行法制教育了。因為沒有法制觀念的約束,許多未成年孩子做事往往不記后果,甚至拿犯罪當好玩)、單親家庭則難以念好育兒經(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單親家庭的孩子人格不健全。怪異、多疑、偏狹、自卑等等,是他們的共性,原因在于他們難以有父母的完整的愛)。家庭教育的失誤往往發生在不知不覺中,任何一點點的錯誤或疏忽,都可能使孩子受到傷害,造成令人追悔莫及的苦果。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樣一個案例 家庭不和失管教,兒子慘死母坐牢;
一份統計資料表明,夫妻離異,受傷害最大的不是雙方,而是他們的子女。小孩子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一個原本天真爛漫的兒童,在父母離異之后,常常出現自卑心理,變得少言寡語。更有的孩子,不愿讓老師和小朋友知道父母離婚的事實,一旦說及父母的事兒,便躲躲閃閃,遮遮掩掩,小小年紀,似有難言之痛。還有的孩子可能會游弋于父母的管教之外,行為變得惡劣。我們并不反對感情破裂的夫妻離婚。但是,每一對夫妻,在矛盾產生之初,一定要想到孩子。不要給孩子造成整天吵鬧不休的家庭環境,不要為了一時的氣憤刺傷那幼稚單純的童心。要知道,父母的某些行為有可能給孩子造成一輩子,甚至無法挽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