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與人為善教案
2.3與人為善
教學目標:
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無私的愛心;認識助人為快樂之本;懂得“將心比心”的道理,主動體諒他人、理解他人、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2、培養學生形成對善良、仁愛、理解、寬容等高尚品質的共鳴和認同,對自私狹隘、冷酷無情、損人利己行為的否定和拒絕;使學生懂得與人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做一個誠摯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
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故事導入: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毗鄰,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內種了西瓜,涼亭的亭卒勤鋤草,勤澆水,瓜秧長勢很好;楚亭的亭卒懶惰,瓜秧又細又弱,楚人出于嫉妒,把涼亭的瓜秧全部扯斷,梁人發現后氣憤難平,報告縣令宋就,并準備把楚國的瓜秧扯斷。宋就說“楚人這樣很卑鄙。可是我們明明不愿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為什么要反過來扯斷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從今天起,你們每天晚上偷偷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的好。”亭卒覺得宋就的話有道理,就照辦了。楚人發現每天瓜地都被澆過,而且是梁人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的報告后,既感到慚愧又非常敬佩,把這件事上報給楚王。楚王聽后,深為梁國修睦邊鄰的誠心所感動,特備重禮送給梁國,以示自責,表示酬謝。結果,原本敵對的兩國成為友好鄰邦。
討論:1、梁楚瓜秧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試著用一句比較合適的話(最好是格言) 加以概括。
2、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說說“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含義。
學習心靈導航第一節
一、善良是一顆真誠廣博的愛心(板書)
1、善良是多種美德的基礎和體現(板書)
2、善良是無私的(板書)
3、 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板書)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板書)
5、善良要見諸行動(板書)
在辨別中學會選擇:
1、 放學的路上,當你拾到一個裝滿現金和不少證件的錢包時,你該怎么辦?
2、 老師表揚小欣、小軍和小云攙扶老奶奶過馬路并讓他們談談當時的想法。小欣說:“老師號召我們學雷鋒做好事,并要統計誰做的多,我不想落后!毙≤娬f:“這老奶奶是我們家鄰居,她家里有許多好看的圖書。我想以后能經常去她家看書!毙≡普f:“我什么也沒想,只是看著老奶奶一個人過馬路很危險,所以上去扶一扶她!蹦阗澩l的做法,為什么?
3、 有人沉溺于賭博,負債累累,向你求借,你會幫他嗎?
4、 當你的同學遇到學習困難向你尋求幫助而你此時正忙時,你該怎么辦?
5、當你看到有人對你的同學起外號時,你該怎么辦?
第二課時
社會風景:《一只手套》
過程指導:第一步,分角色朗讀:
第二步,分小組討論書中提出的問題,并做好記錄;
第三步,教師分別提問,學生在交流中互相補充。
第四步,教師進行點評。
學習心靈導航第二、三節
二、幫助他人,體驗生命的快樂(板書)
1、給予會比接受更快樂(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