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教案
《與人為善》教案
課題 與人為善 課型 體驗課和自主討論課 教 學 目 標 情感態度 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形成對善良、仁愛、理解和寬容等高尚品質的共鳴和認同,對自私狹隘、冷酷無情、損人利己的行為否定和拒絕。 2、使學生懂得與人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提高助人為樂的精神境界。 知識、能力目標 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無私的愛心。 2、認識助人是快樂之本。 3、懂得將心比心道理。 教學重點 善良是一顆真誠廣博的愛心 教學難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學方法 體驗教學法、材料分析法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招聘啟示” 愛心網站現面向社會招聘“善良大使”若干名,希各界善良熱心人士積極報名。 請談談你心目中的“善良大使”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善良包含多方面的美德(克己、為人、真誠、尊重、理解、寬容、奉獻、正直、勇敢等),歸結起來,善良就是一顆真誠廣博的愛心。 二、講授新課 (一)善良是一顆真誠廣博的愛心 (板書) 善良是人類最美好的德行之一。它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劃線,并與“誠實”對比)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善良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將變成黑夜。” 小結:善良是多種美德的基礎和體現。(板書) ●“善良大使陳觀玉” 過渡:善良的人還應該這樣對待他人……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陳觀玉。 陳觀玉,一個普通的女工。三十年如一日照顧的“五保戶”有13家之多。(善良要見諸行動)難得殺一只雞,她總要分成十多份,先送給老人,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吃。由于長期營養不良和操勞過度,她一直患有疾病,但她堅持照顧好與自己非親非故的人。(善良之心是博大的)80年代她購買股票得到45萬巨額回報,她把這些錢寄給希望工程、敬老院和災區,匯款單上名字都不留。(善良是無私的) 請結合材料與49頁知識點評價陳觀玉的行為。 小結:善良是無私的;善良之心是博大的;善良要見諸行動;善良還要是非分明。(板書) 討論:為什么善良還要是非分明?請舉一例說明。 播放《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小結:一個熱心助人的人,如果沒有把握好原則,是非不分、善惡不辨,對壞人壞事一味縱容,就會給自己、他人或社會造成惡果。 ●“誰是真正的善良大使” 過渡:與人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以善意對待和幫助別人。看以下幫助他人的同學都是善良的人嗎? 小欣、小軍和小云是同學,一天,他們看見一位老奶奶過馬路,于是,他們三人主動上前,攙扶老奶奶過了馬路。以下是他們當時的想法: 小欣說:“老師號召我們學雷鋒做好事,并要統計誰做得多,我不想落后。” 小軍說:“這老奶奶是我們家鄰居,她家里有許多好看的圖書,我想和她搞好關系,以后能經常去她家看書。” 小云說:“我什么也沒想,只是看著老奶奶一個人過馬路很危險,所以上去扶她。”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誰是善良的人?為什么? 參考:小云是善良的人,因為: (1)善良是